
開羅 Cairo
 
開羅就是埃及,當埃及人提到米斯爾(Misr)的時候,指的就是埃及也就是開羅,當遊客嘴上掛著「開羅」時
,他的重點也就是埃及,在這世上,只有開羅擁有同等於一個國家的份量,它的特色混雜著在阿拉伯世界中的政權地位,以及穿梭三千多年的法老王傳說。
實際上,開羅和法老王並不親暱,古埃及第一王朝曼菲斯(Memphis)建都;金字塔陵墓建在吉薩(Giza),當時的開羅根本不存在。嚴格來說,開羅是埃及法老王王朝結束之後才誕生的,侵入的波斯軍和羅馬皇帝率先在這裡修建運河,希臘人叫這塊新興的區域為「巴比倫」
,這名字只是埃及文的翻譯,和美索不達米平原上的巴比倫沒有任何關係,它富庶的傳聞挑動了阿拉伯人的野心。西元639年,阿穆爾˙伊本˙阿斯(Amr Ibn Al-As)率軍侵入埃及趕走拜占庭,兩年之後,巴比倫淪陷
,嶄新的都城福斯泰特(Fustat)取代之。
尼羅河繁榮的貿易讓福斯泰特成為新興的政經中心,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也漸漸成為埃及通行的宗教、語言。福斯泰特興盛了約三百年,直到什葉派的法第馬家族(Fatima)崛起,開啟法密德王朝(Fatimids)政權,新的首都開希若(Al-Qahira)成為新的焦點,這個城市後來成為歐洲人口中的開羅。
法密德王朝的壽命並不長,但是開發開羅不遺餘力,並且致力拓展國際貿易,奠定了開羅雄厚的底子。十九世紀接手的穆罕默德˙阿里(Mohammed Ali)家族,有鑑於歐洲城市的迅速發展,豪不猶豫的把開羅改造成一座潔淨氣派的歐風城市,也積極興建鐵路、運河,將埃及推向現代化國家之林。
現在的開羅以觀光業為主,埃及伊斯蘭教的建築精華也在開羅;全球首屈一指的拷苦博物館也在開羅;必遊的吉薩金字塔也太開羅;要到路克索或亞斯文早訪千年遺跡也必須要經過開羅,外來遊客視開羅同等於埃及不是沒有原因的。不過,越來越多觀光客認為開羅不遺久留
,這個人口密度接近爆炸的城市,充斥著相當嚴重的塞車問題、空氣污染、人潮擁擠等,加上旅遊相關產業無所不用其極的剝削觀光客、開羅人或是埃及人,要如何繼續利用祖先遺產賺取外匯,此問題直得讓法老王的子民們仔細沉思。
◎更多埃及相關旅遊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