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世界各國旅遊資訊 一生珍藏 花的世界 Google關鍵字排名第一名 旅遊省錢小秘密

 柯洛是法國的風景畫及肖像畫家。早年受業於米謝隆和柏坦等兩位古典畫風的風景畫家。1825 年經由瑞士前往義大利,在該地停留了兩年。經由實地寫生的方式,他發展了個人敏銳的手法,即以色調的明度甚於色彩或描繪的方式,來處理光線、形式和距離。不過,從展出的作品來看,他也並未到達完全放棄傳統和古典和宗教主題的地步。在 1827 年到 1834 年間,他旅遊法國境內各地;從 1834 年至 1843 年,曾有數月時間返回義大利,他的旅遊所見,都記在素描或速寫中,這些全是些小品之作,手法自由,最顯著的是色調的明度正確和色彩鮮麗。

 在 1850 年代初期,政府及大眾的嗜好已經改變,大概就在此時,他在幾次個展中發展出一種絨毛般柔和的詩意作風,迥異於過去速寫中表現直接而深刻的觀察;這種慵倦的,以柔軟、灰綠調處理景物、林木的手法,變得大為風行,並使他成為眾所周知的遺作最豐的畫家。

more...

   
  柯洛﹝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作品介紹
沙特爾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1830 年
油彩‧畫布,62 x 50 公分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在這幅畫中,柯洛使用建築物側影的佈景來顯示近景,然後啟示著人們去聯想畫面的縱深度。

 近景右面是一座長著幾棵小樹的山坡,這座小山坡剛好把畫面切開,有助於減弱畫面的龐大氣勢,同時也直接創造出一種更強烈的縱深感。甚至為了加強這種縱深感,若干年後,即在 1872 年,柯洛曾重繪此畫,在畫中增加了坐在左面的人像,同時對原作的中間部份加以修改。這幅畫是完全依靠赭石色調與綠色調的色彩對比關係,以及在天空的淺藍色襯托下,份外引人入勝:這種對比關係由於街道、劈開的石塊、以及房屋正面均白色調而顯得更加醒目。在畫面裡,柯洛把自然界與建築物結合起來,這不僅暗示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建築物與風景的統一,而且還在於他從各個平面去描繪景物的光影效果。

 雖然以大教堂為繪畫主題的畫家,首推康斯塔伯,不過,柯洛根據他特有的詩意卻將這個主題加以修改。對於柯洛來說,他感興趣的並不是不同景物之間的相互搭配,而是對整個畫面空間的探索。在這個畫面空間中,柯洛認為任何因素都不應占上風;在越過小山和一排白色房屋的那個地方,可以看到有一座建築物,但是這座建築物本身並不是畫面的主角,這正如天空也並非是「背景」一樣,因為天空渲染著淺藍的透明色,已經與整體的赭石色調和綠色調揉和在一起了。

more...
早晨時光下仙女之舞 ﹝Morning, the Dance of the Nymphs﹞
1850 ~ 1851 年
油彩‧畫布,98 x 131 公分
奧塞美術館,巴黎﹝Paris﹞,法國
 

 在這幅畫一片碧綠的樹林當中,柯洛畫了一些沈浸在灰色透明光照之下的仙女和牧羊人。這是一幅經過長時間繪製之後,才得以問世的作品。為了這幅畫,柯洛曾經制訂了一項計劃,其中包括要研究和參考一些大師的作品。

 由於柯洛曾為法國歌劇院女芭蕾舞演員的演出,繪製過許多速寫,因此在這幅畫面前,我們會覺得眼前所看到的,像是一場芭蕾舞,而不是一個神話場面;我們甚至覺得自己似乎聽到,從那林中空地、樹林之間,隱隱約約地傳來了音樂聲,使我們也融入仙女和牧羊人的舞蹈節奏裡。

more...
井邊少婦 ﹝Giovane Donna al pozzo﹞
1865 ~ 1870 年
油彩‧畫布,65 x 40 公分
庫拉‧穆拉國立博物館,奧特盧﹝Otterlo﹞,荷蘭
 

 柯洛固然可以自命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風景畫家,然而他為數不多的肖像畫也相當出色,在這些肖像畫中,他的興趣集中在繪畫技巧上,以及如何使用色彩表現光影,以塑造出形體。

 對柯洛來說,自然界與人、風景畫與肖像畫彼此之間,都沒有什麼不同。在他看來,人的形象就如同意境深遠的風景一樣,必須以同樣的熱愛、同樣充滿憐憫與激情的方式來接近它們﹝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為兒童所繪製的肖像畫法最自由、最率直﹞。

 「我認為,人﹝正如土地一樣﹞無非是由各種不同的成分所組成的。」他還說:「我畫女人的乳房,就如同畫任意一件物品,如同盛著牛奶的容器一般。」其實,當他這樣說時,他是在撒謊,他是在掩飾隱藏在內心的迫切和激情,因為他能捕捉到人物所具備的大量人性,不僅要保留了這些人的體態,還要恰到好處地保留了這些人的神秘感和侷促不安的情緒。

 在這幅描繪一個少婦靠在井邊的畫面中,隱藏著柯洛對義大利女人的深刻追憶,在他第一次的羅馬之行中,他感受到:「她們是我所見過的,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柯洛曾在給友人的信中這樣讚譽她。

 這幅作品,正如那些義大利女人啟發他繪出的其他作品一樣,女人的衣著、色彩和姿態,以及背景中的種種風光實物,似乎都成為他對舊日往昔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惋惜與追意。

more...
波微附近的瑪麗塞爾教堂
﹝La Chiesa di Marissel Presso Beauvais﹞

1867 年
油彩‧畫布,55 x 43 公分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柯洛似乎對於「波光粼粼」的效果產生了興趣和喜愛,並先於印象派畫家,表現出這種描繪自然界的要素。因為畫者可以藉著水紋的波動、反射色彩的效果來「修飾」圖式:水中倒影因天空中的光線和色彩的投射而鮮活起來,並且呈現出變化無窮的多樣面貌。

 池塘的透明水面將我們引入畫中世界,一排排修長的樹木則將我們的視線引向瑪麗塞爾教堂;樹木像波浪般參差不齊地高聳著,似乎要衝入雲宵,而教堂距離十分遙遠,就像幻影一樣。池塘中的倒影、樹叢的透明色調、樹幹棕色的扭曲線條、童話式的藍紫色教堂,和飄浮著略帶玫瑰色雲朵的淺藍色天空,搭配得十分協調。

 「自然界,是柯洛的模特兒;它之所以是柯洛的模特兒,是有很多理由的。在柯洛看來,充溢著光線的自然界最具有繪畫的準確性。當他要描繪霧氣瀰漫的風景,和帶有浸潤水氣的樹叢時,總是將這些瞬息即逝的形態,表現得既清晰又模糊,便畫面結構像是遮掩在一層紗幕之下一般,顯得矇矓。柯洛更注意去觀察土地的形態,諸如:岩石、沙土、波浪起伏的地面、如浮雕般的鄉間羊腸小道,以及天然的土地的景像,這些對他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何洛認為,樹木正不斷地生長著,不過也只能在自己這塊土地上生長;樹就是這樣的樹,地點也就是這樣的地點,它的根紮得如此深而牢固,不僅代表了它的樹木品種,而且也極富個性,更象徵著它綿長的歷史。於是,它就成為柯洛心目中的某一種永恆的樹。

more...
瑪麗.路易絲.羅蘭.塞納貢 ﹝Marie-Louise Laure Sennegon﹞
1831 年
油彩‧畫布,28.5 x 2l.5 公分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柯洛為他的外甥女畫過四幅肖像畫,並且都製作成副本送給她的母親塞納貢夫人﹝原畫則獻給模特兒﹞。這幅畫作的尺寸並不算大,但絲毫無損其生動感。

 而且其中最令人驚歎的,無非是處理手法的簡潔有力,使模特兒與觀賞者之間息息相通,筆法上明顯地看出相當輕鬆而自然。

 柯洛繪畫的基礎,同時也始終出於自發性的重要因素,就是他所謂的「純樸性」:「在畫室中,畫家的「純樸性」一定要發揮到最大的極限;特別是您看到什麼,就畫什麼……要達到意識與信心並用的地步。」他就是這樣不斷地叮囑他的學生,同時也提出另一個重要的指導方針,那就是激情。「我片刻也不會喪失將我牢牢抓住的激情。這種真實的感覺是藝術的一部份,也是對繪畫實體的補充,使我們所感覺到的東西十分真實,因此,我在某種程度上既用我的心,同時又用我的眼睛來作畫。」

 構圖的基礎是素描,素描再加上色彩的效果,就構成柯洛繪畫的根基:「素描是必須考慮的首要條件;然後才是形態與色彩之間的關係。」就是這樣,他那些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肖像畫,在景物襯托下躍然於畫面上。歸根究底,柯洛能成功地通過對自然界的感覺﹝這種感覺也變為對生命的感覺﹞來捕捉住模特兒的呼吸和血脈的跳動;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表達出景物和建築物之間的各種平面與體積的構造關係,並將這一切籠罩在水品般閃爍的光線下。

 
芒特橋﹝The Bridge at Nantes﹞
1868 ~ 1870 年
油彩‧畫布,38 x 56 公分
羅浮宮,巴黎﹝Paris﹞,法國
 

 柯洛對自然界的感情使這幅畫充滿了生氣且動人心魄,而成為現代風景繪畫中,技藝最高、最引人入勝的作品之一。或許這只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片段,但從和諧的色調中,同樣可以找到和諧的樂章。瓦萊里曾不只一次說過:「這幅畫就像是由精湛的演奏技巧,所散發出來的優美旋律。我們可以看到,柯洛從一片透明的廣闊天地中,從一棵樹木,以及在各種不同時刻的光線之下,繪出令人陶醉的景象,直可與音樂的意境相媲美。」

 柯洛究竟是如何繪出這種和諧的?他的構圖幾乎像電影取景般的被切開來:畫面遠景的橋樑,被前景的兩跟樹幹橫切開來,此外還有一些被畫緣切斷的樹木和河岸,河水佔滿了畫面,像一面大鏡子似的。這樣的畫面也許是受當時剛剛興起的照相術所影響。柯洛十分老練地處理了各種構圖的線條:樹幹略為傾斜和扭曲的線條、河岸與橋樑的橫向線條、背景中的山丘向上伸展的線條,以及那一根根樹幹、一簇簇枝葉的筆觸,但柯洛又淡淡的描繪這些樹幹和枝葉。

 柯洛以精細筆法畫出的灰色和綠色色彩的交互作用,再加上那深淺有致的淺藍色,都使畫中瞬間的景色及光線變得如此動人心弦,使這幅畫陷入憂鬱的沉思當中。

 
 ※以上資料來源:視覺素養學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