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法國 巴黎 巴黎第一區 羅浮宮 馬利駿馬

藝術家:大紀堯姆•庫斯圖
年代:1745年
類型:大理石雕像
大小:高:3.40米;長:2.84米;
寬:1.27米
珍藏:巴黎羅浮宮

這兩座大理石雕像刻畫了馴馬師馴馬的場景,國王路易十五(Louis XV)約於1739年定制這兩尊作品用來裝飾巴黎不遠處的王室宮邸馬利城堡公園的水池。

替補定製作品
在路易十五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統治時期,馬爾利城堡公園的水池有兩座大理石馬雕像居高臨池。但是,路易十四去世後,這兩座雕像被遷至巴黎的杜勒伊宮(Tuileries)園林中。因此,馬利原址處成為一塊空地。為了替代原先的兩座雕像,路易十五定制了兩座新的馬雕。他委託原先馬雕的作者柯塞沃(Coysevox)的侄子,大紀堯姆·庫斯圖(Guillaume 1er Coustou)完成雕塑,兩人的技藝可相媲美。像他叔叔一樣,庫斯圖實現了一項技藝創舉:短短兩年(1743年—1745年),將一整塊卡拉拉大理石刻鑿成兩座大型雕像。許多細節都需精雕細琢:馬轡頭(現已損壞)、散亂的馬鬃、輕盈擺動的馬尾和覆蓋部分馬身的熊皮……

新奇創意
《馬利駿馬》的新穎之處在於其創作沒有參照任何神話或寓言。雕像展現的只是原始本性,兩股蠻力之間的對抗——一匹尚未馴化的烈馬和一位裸身男子,在使力的過程中結實的肌肉繃緊拉張開來。起伏不平的土壤上的蘆葦和石塊代替了柯塞沃克斯雕塑上的軍事戰利品飾。種種跡象可以看出這匹粗頸強壯的烈馬的驚恐和憤怒:馬身直立上仰,馬嘴嘶吼,鼻孔和眼睛張大以及鬃毛立起。難以馴服的野性慾再次掙脫束縛。觀眾無論站在哪個角度觀賞,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動態、力量和對抗的激烈。藝術家觀察人馬抗衡實例,從自然狀態汲取創作靈感。這座雕像捕獲瞬間動態,預示出下個世紀浪漫主義作品的盛行。

駿馬雕像的遷移
1745年,雕像安放於馬利公園。自問世之初雕像即被視為法國雕塑傑作,得以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馬利城堡遭毀時倖免於難,並在1795年運至巴黎,置於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的高大底座上,立於香榭麗舍大街街口處。而後,雕像於1984年被移至盧浮宮博物館保存,在協和廣場和馬利城堡公園則分別放置了其複製品。

相關連結:
羅浮宮官方網站:羅浮宮官方網站
法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法國英文官方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