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義大利 拉齊奧 羅馬 梵蒂岡 西斯汀禮拜堂

西斯汀禮拜堂(義大利語:Cappella Sistina;也稱為西斯廷小禮拜堂)是一座位於梵蒂岡宗座宮殿內的天主教小堂,緊鄰聖伯多祿大殿,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梵諦崗博物館相當廣大,展示空間長達 6 公里,著名的西斯汀教堂就在其中,是全歐排名第三或第四的藝術殿堂。 西斯汀禮拜堂被壁畫所佈滿,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天棚頂的壁畫-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以及繪於祭壇牆面的「最後的審判」。遴選教宗的任務即是在西斯汀禮拜堂中舉行,並將選舉結果透過煙囪的煙來告知信眾,黑煙表示未有結果,如果冒出白煙則表示新的教宗人選已經產生。

歷史
由教宗西斯都四世發起創建,教堂名「西斯廷」即來源於教宗之名「西斯都」。教堂始建於1445年。1481年完工後,波提切利等文藝復興初期畫家以耶穌基督為題目創作了一批壁畫。1483年,在此舉行過西斯都四世的聖體告別。起初穹頂繪有天空的圖案。教堂長40.25米,寬13.41米,高20.73米。依照列王紀第6章所描述的索羅門王神殿比例(60:20:30)所建。

穹頂畫
西斯都四世之侄儒略二世於1506年,命米開朗基羅繪製。對於喜歡自稱為雕刻家的米開朗基羅來說,雖非本願,但1508年開始設計創作此畫,從教堂內腳手架設置,到設計創作,均為單獨一人創作。1512年完成。穹頂中心描繪了舊約中創世紀的9個場景。場面宏大,氣勢恢宏,人物眾多。是米開朗基羅的代表作。 在米開朗基羅創作途中曾前來觀摩的拉斐爾深受此畫影響,他當時正在創作壁畫《雅典學派》。

祭壇畫
20年後格肋孟七世聘請米開朗基羅設計創作祭壇背面的最後的審判。克肋孟死後,由其繼承者保祿三世接續。創作時間為1535年至1541年。以《瑪竇福音》中描述的「最後的審判」為題材的作品。大體上分為四個階層,從最上層開始,分別描繪有,天使群像,耶穌基督為中心的天堂,被拖入地獄的人群,地獄。米開朗基羅「地獄」部分的創作,靈感來源於但丁敘事詩《神曲》之地獄篇。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給觀者帶來了震撼的效果,同時因為描繪了眾多裸體人像,被當時很多人抵觸,保祿三世死後,裸體的陰部被加繪上了遮羞布等。

修復
西斯汀禮拜堂作為一個宗教儀式舉行地,常年受蠟燭等熏染,穹頂畫和壁畫受到了很嚴重的損壞,近年來的修復工作使得穹頂畫和壁畫重現了繪製當時的鮮艷色彩,一部分的遮羞布也被除去,還原了當時的本來面目。

影片分享 - Youtube

http://youtu.be/NXyi82dYRxE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西斯汀禮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