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匈牙利 瓊格拉德州 塞格德

塞格德(匈牙利語:Szeged;塞爾維亞語:Сегедин;德語:Szegedin;波蘭語:Segedyn;羅馬尼亞語:Seghedin;斯洛伐克語:Segedín)是匈牙利的第四大城市,瓊格拉德州首府,匈牙利東南部的中心城市。塞格德位於毛羅什河河口以南的蒂薩河畔,接近匈牙利南部邊境。由於當地長時間有陽光,所以又被稱為「陽光之城」。

塞格德一帶自古已有人居住,托勒密把那裡稱為「Partiscum」,是塞格德第一個有紀錄的名字;而「Szeged」則於1183年在阿爾帕德王朝國王貝拉三世的檔案中首次被提及。[2] 蒙古帝國入侵當地時,塞格德被摧毀。後來流亡的居民回歸,重建該城。14世紀拉約什一世時期,塞格德成為匈牙利南部最重要的城市,同時奧斯曼帝國軍隊逼近匈牙利,塞格德的戰略價值因而提升,國王西吉斯蒙德圍繞該城興建了一座城牆。 塞格德在1526年被奧斯曼帝國軍隊掠奪,1543年被攻佔,成為帝國其中一個行政中心。1686年,塞格德脫離奧斯曼帝國統治。1719年,該城被查理六世授予市徽,至今仍然採用。

1848至1849年間,塞格德的居民參與了針對哈布斯堡王朝的革命,該市的領導人被統治者處分。但不久塞格德再次繁榮起來,鐵路在1854年接通該市。1879年,塞格德發生了嚴重的水災,市內絕大部分的房屋被破壞,後來該市由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重建。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匈牙利南部的部分領土被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佔領,塞格德變得接近邊境。1921年,克勞森堡大學(今塞格德大學)遷往該市;1965年,塞格德取代泰梅什堡(今羅馬尼亞蒂米什瓦拉),得到主教席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塞格德遭受到嚴重的破壞,約6,000人被殺,猶太居民被送往滅絕營。1944年,蘇聯軍隊解放該市。共產政權統治期間,塞格德是輕工業和食品工業中心。現在仍以出產莎樂美香腸而聞名周圍國家。該市在1965年發現石油,現在當地為匈牙利全國提供67%的石油需求。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塞格德
匈牙利官方中文旅遊網站:匈牙利官方中文旅遊網站
匈牙利官方英文旅遊網站:匈牙利官方英文旅遊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