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印度 馬哈拉施特拉邦 奧蘭卡巴 阿姜陀石窟

列入時間:1983年12月9日第7屆會議通過
所在地:中亞─印度(India)
遺產類別:文化遺產
傑出普世價值:

阿姜陀的第一個佛教石窟遺跡可追溯至西元前二世紀至一世紀。在西元五世紀和六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又增添更多裝飾繁複的石窟。阿姜陀的石窟繪畫與雕刻被視為佛教藝術的經典,對於藝術發展擁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阿姜陀石窟屬於佛教石窟,30座石窟分散在馬蹄形峽谷中,開鑿約始於西元前200年到西元650年間,比艾羅拉石窟的歷史更為久遠,然而不知為了什麼原因,阿姜陀石窟在西元8世紀後就被荒廢,一直到西元1819年被英國士兵狩獵老虎時意外發現,而這段長達10世紀之久的遺棄,也讓阿姜陀石窟精緻的佛教藝術得以保存,後來為印度重要佛教石窟代表之一。

有趣的是,這些阿姜陀石窟並非以年代順序排列,反而是年代最久遠的石窟位在峽谷的正中央,越年輕的石窟排列在峽谷的兩端;其中唯有29、30號石窟開鑿在峽谷的另一面。

基本上,阿姜陀石窟的發展型態也是區分為兩方面,一是早期僅以佛塔、佛祖腳印為代表的早期佛教石窟(西元前2世紀~西元3世紀),包含8、9、10、12、13和部分15號石窟;一是以佛像為代表的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時期石窟(4~7世紀),包含有1、16、17、19、26號石窟。

阿姜陀石窟類別區分為兩種,一是支提(Chaitya),為印度佛教建築的一種形式,泛指佛殿、塔廟、祠堂。支提通常呈現U字形,長方形前殿兩側排列有八角形的柱林,柱子則分隔出中殿和側廊,半圓形後殿中央安置小型圓塔。天花板則是仿木結構的肋拱形狀。另一種一是毘訶羅(Vihara),指出家僧人集體居住靜修的僧院、學園、僧房,毘訶羅通常是一個大廳周遭區分為多個小廳,大廳中央則豎立有大型的佛像。阿姜陀石窟有5個石窟為支提,另外25個石窟則為毘訶羅。

值得一提的是,精緻且豐富的阿姜陀石窟壁畫是印度古代壁畫的主要代表作,同時也是這裡的精華。這些壁畫在西元前2世紀到西元5世紀間所創作,壁畫內容多以描述佛祖的生平與前世的佛本生故事(Jataka tales)和笈多王朝時期生動的人民生活與街景。

佛本生故事主要指佛陀前生為國王、婆羅門、商人、女人、象、猴等所行善業功德的寓言故事,來闡發因果報應,宏宣忍耐和施捨。

就技術成面上來看,阿姜陀早期的藝術家將泥土、牛糞和動物毛髮混合後塗在石窟內的牆上,凝結後再塗上一層礦物石灰泥,之後在乾的牆面上創作。這樣的技術不但與一般的壁畫不同,並且還得在僅有黯淡光線的石窟內繪畫並上色,因此能夠有這般栩栩如生的壁畫,讓人讚嘆不已,而這些壁畫可以在1、2、10、16、17號石窟中見到。笈多王朝時期的壁畫主要見於 1號、16號、17號等窟。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阿姜陀石窟
世界遺產:阿姜陀石窟
印度英文官方旅遊局:印度英文官方旅遊局
印度中文旅遊局:印度中文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