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印度 馬哈拉施特拉邦 孟買 艾勒方塔石窟

列入時間:1987年12月11日第11屆會議通過
所在地:中亞─印度(India)
遺產類別:文化遺產
傑出普世價值:

艾勒方塔石窟位於鄰近孟買的阿曼海的小島上,被稱為石窟之城,此地的岩石雕刻與濕婆神有極大的關係。在此地,印度藝術找到了最佳的傳達方式之一,尤其是主穴中宏偉高大的濕婆神像。

位在孟買約10公里外海艾勒方塔島的艾勒方達石窟,是座位在島上最高處的印度中世紀印度教石窟,整座石窟鑿空山岩而建,雖然面積小,但在印度宗教上卻具有重要的地位。

於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目錄的艾勒方塔石窟,又被稱為象窟,歷史上對它的紀錄不多,僅知道石窟是在西元450年~750年佛教衰落、印度教興起的期間開鑿,在當時被稱作是石窟宮殿(Gharapuri),一直到16世紀葡萄牙人殖民印度時,艾勒方塔石窟才被挖掘出來,並且以島上南方登陸點的一尊大象石雕命名,不過因大象石雕年代久遠並遭人為和天候等因素破壞,現在的石雕則是在19世紀時重建的。

石窟的雕刻風格偏向笈多古典主義,在石窟門廊兩側與窟內的天然岩壁上,共有9幅巨型浮雕,石窟內有大量以濕婆神(Shiva,印度三大神中的破壞神)為主的浮雕和塑像,描述著濕婆神的神話故事,因此這裡也是一座濕婆神廟。

石窟的正門面北,東西方各有一門與庭院相連,石窟深度約42.5公尺、高度約4.9~5.6公尺間,其建築有2大特色:一是廳堂內排列著規律的石柱林,這些石柱樣式十分統一,底部是方形,上半部則呈現扁圓形;一是靠近西方出口處有一個方型的胎房,胎房四邊大門兩側各自雕有兩尊守門神巨像Drarapalas,裡面供奉著高約1公尺的濕婆靈甘(Shiva Linga)。

石窟中另外還有《羅婆那搖撼凱拉薩山》(Ravana lifting Mount Kailasa)、《濕婆承接恆河降凡》(Gangadhara)、《濕婆消滅黑暗之魔》(Andakasuravadha)等浮雕也十分精采。如果想要完全了解石窟中浮雕的意義,最好有導遊在一旁解釋。

此外,艾勒方塔石窟是島上最主要的石窟,同時也是各國遊客參觀的重點。不過在島上另外還有6個石窟,只不過這些石窟不是未完成、就是已經被雨水沖刷毀壞,在雕刻藝術上的成就也沒有比艾勒方塔石窟大,所以一般遊客是不會前往的。

【濕婆三面像Mahesamurti】
這是石窟內最經典的雕像,位於大殿南壁中央處,也被人稱作是「永恆的濕婆」,高約5.5公尺。濕婆三面像中央的濕婆為笈多佛像,頭戴高挑的寶冠,臉部呈現祥和、寧靜與智慧,象徵著「保存」。雕像右側為化身女性的濕婆,手拈蓮花姿態優美,象徵著「創造」;雕像左側為化身男性的濕婆,張開大嘴、頭髮圍繞蛇群,面目猙獰恐怖,象徵著「毀滅」。

【濕婆半女像Ardhanarishvara】
位在南壁東側的濕婆半女像,濕婆化身為半男半女的造型,象徵著宇宙合一的精神。根據印度教神話,大梵天(Brhma)在創造宇宙時,因為忽略了女性的角色而無法創造眾生,因此他懇求濕婆前來協助,並且創造了半男半女的神Ardhanarishvara,因此讓男女可以合為一體,象徵性能力的延續,爾後濕婆便取代大梵天的創造角色。

【跳舞的濕婆Shiva dancing】
北門廊側壁跳舞的濕婆,代表著他正在跳著既富暴力又危險的舞蹈Dandava,這種舞蹈與宇宙毀滅有著緊密的關聯,而他的妻子帕爾瓦蒂與其他的神在一旁觀看著。整體來說,代表著濕婆發自內心的力量可以掌控宇宙的動力,同時象徵著宇宙永不停息的創造與毀滅的轉動。

【濕婆和帕爾瓦蒂的婚禮Kalyanasundara】
這幅石雕描述濕婆和帕爾瓦蒂的婚禮,帕爾瓦蒂站在濕婆的右邊,兩個人的身體微微互相依靠,兩人的臉也互相凝視著。雖然浮雕上帕爾瓦蒂的手已毀壞,不過可以想像出兩人在婚禮間是牽手的情境,充分顯現出兩人溫雅嫵媚的神態。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艾勒方塔石窟
世界遺產:艾勒方塔石窟
印度英文官方旅遊局:印度英文官方旅遊局
印度中文旅遊局:印度中文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