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印度 北方邦 瓦拉納西 恆河

最近10天氣溫

恆河(梵文:गङ्गा,印地語:गंगा,烏爾都語:گنگا‎(Ganga)IPA: [ˈɡəŋɡaː] ( 讀音);泰米爾文:கங்கை,孟加拉語:গঙ্গা Gônga)是南亞的一條主要河流,流經印度北部及孟加拉,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西部。恆河源頭巴吉拉蒂河(the Bhagirathi R.)和阿拉克南達河(Alaknanda)發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它橫越北印度平原(即恆河平原),流經北方邦,會合其最大支流亞穆納河,再流經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最後它分為多條支流注入孟加拉灣,其中一條是加爾各答附近的胡格利河,而主要的一條是進入孟加拉國的帕德瑪河,進入孟加拉國後,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格納河。支流布拉馬普特拉河及其以上部分不算在內,恆河長為2,510公里,流域面積91萬平方公里,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恆河也為世界河水流量前20大的河流之一[4]。恆河流域為世界上最多人口居住的河流流域,共有4億以上人口居住於恆河流域,人口密度達每平方英里1000人以上。

恆河被印度教徒視為聖河,也是河流周邊居民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命脈[6]。印度教中也有稱為「恆河女神」的神祇[7]。許多過去的省會及帝國首都曾設於恆河沿岸,如巴德利布德拉[8]、區女城[8]、瓦拉納西、安拉阿巴德、穆爾希達巴德、蒙吉爾、貝蘭布爾、加爾各答等。

恆河在2007年被評為五條汙染最嚴重的河流[9]。在瓦拉納西所測得的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準值100倍以上[10]。汙染不僅對人類造成危害,也對140種魚類、90種兩生類及瀕危的恆河豚造成威脅[9]。但以清理恆河為目標的恆河治理計畫[11][12][13],由於貪汙、技術不足[14]、缺乏良好環境計畫[15]、印度傳統及信仰[16]及缺乏宗教上有利支持[17]等因素,至今仍遭受重大挫敗。

尤其是清晨日出之際,那一層層的薄霧瀰漫在河面上,一直到太陽完全出現,恆河畔的人群各自守著自己的本分洗衣、祭拜、火葬等景象,著實讓外來的遊客著迷不已。

恆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也是印度古文明的象徵。恆河發源自喜瑪拉雅山區、加爾瓦爾(Garhwal)山谷的戈慕克(Gaumukh)冰穴,全長2,496公里。

瓦拉那西的恆河,是印度教徒舉行無遮大會的地點,每年都有超過百萬以上的印度教徒聚集在此沐浴、淨身。對於印度教徒而言,一生之中至少要有一次到恆河沐浴、淨身,而死後如果能夠在恆河畔舉行火葬並將骨灰灑入河中,靈魂就得以解脫、輪迴轉世。

瓦拉那西的恆河由南向北流,上游地帶有亞西河注入恆河,下游有瓦魯那河注入恆河。恆河河岸從上游至下游,大約有20個不同名稱的「迦特」(Ghat)。

「迦特」就是河壇,這裡每一座河壇都有不同景觀、功能和宗教意義。其中位於中游的薩斯瓦梅朵河壇(Dasashwamedh Ghat)是河岸主要入口之一;此外恆河中游的拉利塔河壇(Lalita Ghat),是居民的洗衣場;位於下游的亞西河壇(Asi Ghat)是沐浴場,旁邊的圖里斯河壇(Tulis Ghat)以16世紀末印度詩人為名、須瓦拉河壇(Shivala Ghat)屬於瓦拉那西王公所有。

恆河遊船似乎成了來瓦拉那西必做的一件事情,只要遊客一接近河壇,都會有船伕前來拉客。

最佳的遊河時間是清晨6點左右,當太陽隱隱約約出現在雲層後面,一直到完全露出期間,遊客可以一面欣賞日出,還可以觀賞印度教徒在恆河畔淨身、冥想、做瑜珈到洗臉刷牙的精采畫面。通常一個小時的船程基本收費約Rs50(約2或3人),遊客可以視船伕的服務態度給予小費。你可以清楚的告訴船伕想前往的河壇方向,一般來說,從下游的亞西河壇(Asi Ghat)到瑪尼卡尼卡河壇(Manikarnika Ghat)這段最為精采,如果要遊完全程,大約需要1.5~2小時左右。由於恆河畔以河為生的船伕很多,基本上直接到河壇就可以找到船伕。

由於印度人吃喝拉撒都倚靠恆河,就連骨灰也是一併到入河內,再加上水牛和其他動物不時的在河內洗澡,有時還會出現付不起火葬費的屍體,建議遊客不要學習印度人下水沐浴,甚至直接喝水。
與恆河同樣神聖的亞穆納河(Yamuna)是恆河一大支流,它於阿拉哈巴德(Allahabad)附近與主河匯合。

地質
印度次大陸位於印度-澳洲板塊中的次板塊印度板塊最北部[23]。南方超大陸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於7,500萬年前開始向東北方移動,該地質作用約持續了5,000萬年,該大陸橫越了當時尚未形成的印度洋[23]。印度次大陸最終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並隱沒至歐亞板塊之下,抬升出地球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23]。在喜馬拉雅山形成時南麓曾存在大量因結構性下沉而出現的槽地質構造,隨著印度和及恆河的沖積作用而逐漸被填滿[24],並形成現今的印度平原[25],印度平原地質上則被認為是前淵或前陸台地。

文化
許多印度人出於一種信仰相信恆河發源於西藏的聖湖瑪旁雍錯,印度人稱之為瑪納斯湖(Manasarowar),因而將之奉為聖河。他們認為浸在恆河中能把一個人的罪洗去;把人火葬後的骨灰撒入河中,也有直接把死屍、遺物和葬禮物品直接拋入河中任其漂流的,認為這樣能幫助死者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Moksha)。很多虔誠的教徒都會往恆河朝聖,並於河中浸浴及在河岸冥想。 是故由於上述難以收斂的傳統習慣,恆河的環境至今依然極度髒亂,經常是恆河里沐浴聖水者不遠處就有漂流的浮屍經過,人們安之若素。 數個對印度教徒神聖的地點都位於恆河兩岸,包括赫爾德瓦爾及瓦拉納西。

汙染
恆河汙染程度相當嚴重,並影響了居住於河流附近的4億人口。沿岸城市將廢水排入河道中,而由無法分解的塑膠所包裹的工業廢料及宗教祭品更加深了流經人口稠密區時所造成的汙染,河岸周邊貧窮人口藉河水沐浴、洗滌及烹煮也使水汙染問題惡化。世界銀行估計印度水汙染造成的保健費用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報告指出印度八成的疾病及三分之一的死因與水傳疾病有關。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恆河
印度英文官方旅遊局:印度英文官方旅遊局
印度中文旅遊局:印度中文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