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旅遊
 
羅馬尼亞介紹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語:România)是一東歐國家(有時也被劃分在南歐的範圍內)。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東北則是烏克蘭與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東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西南部多瑙河支流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

國旗
羅馬尼亞國旗是一面藍、黃、紅的三色旗(象徵川西凡尼亞、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比例為2:3。
根據第75號法律,現行的國旗於1994年7月16日啟用
1881年,羅馬尼亞大公卡羅爾一世建立了羅馬尼亞王國,當時使用的國旗就是和現在樣式相同的藍黃紅三色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蘇聯解放東歐各國,陸續扶持建立社會主義政權,羅馬尼亞也包括其中,喬治烏-德治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這期間在三色旗上添加了國徽。該時期總共出現了四種樣式的羅馬尼亞國旗。1952年以後的國徽上添加了紅星,國旗也相應改變。1965年,喬治烏-德治逝世後,齊奧塞斯庫上台,把國號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並修改了國徽圖案,國旗再次變動,這是羅馬尼亞共產政權最後一版國旗。
1989年12月21日,羅馬尼亞發生大規模反共示威,事件最後演變為流血事件,導致齊奧塞斯庫政權的倒台,齊奧塞斯庫夫婦雙雙處死。示威者仿照匈牙利十月事件,將國旗上的舊國徽剪掉,剩下的部分作為反抗旗幟。
1989年12月27日,羅馬尼亞在共產主義倒台之後,確認去掉舊國徽的藍、黃、紅垂直三色旗為現在的羅馬尼亞國旗。

國徽
羅馬尼亞國徽係根據羅馬尼亞王國於1922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之徽章為基礎設計,並於1992年9月10日由該國國會採用為該國國徽。
國徽的主體由啣著十字架,兩爪分別持鎚及劍的金鷹所構成,在其上的盾樣被分成五塊,分別代表羅馬尼亞的構成。
徽章的三種主要顏色:紅、藍、黃,分別與該國國旗相互輝映。

國土面積:238,391平方公里(世界第78名)

首都:
布加勒斯特
維基百科: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英文官方旅遊網站:羅馬尼亞英文官方旅遊網站

●羅馬尼亞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9%A9%AC%E5%B0%BC%E4%BA%9A%E5%8E%86%E5%8F%B2

●歐洲歷史: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C%A7%E6%B4%B2%E5%8E%86%E5%8F%B2


羅馬尼亞節日
 
日期 中文名稱
1月1日 元旦
4月 復活節
5月1日 勞動節
5月2日 青年節
10月25日 建軍節
12月1日 國慶日
12月25日 聖誕節
                 
  凱尼斯旅行社 世界各國旅遊資訊 Google關鍵字排名第一名 旅遊省錢小秘密 凱尼斯旅行社1000 vip特約商 玩家醉愛的凱尼斯 竹北旗艦店

羅馬尼亞地圖
 
 

羅馬尼亞旅遊

史前
在2002年,羅馬尼亞發掘出34950年前的具有尼安德特人特徵的現代人類。蓋塔人(Getae)是羅馬尼亞最早書面記載的居民,出現在希羅多德的歷史中。

達西亞
羅馬尼亞的淵源最早可以回溯到公元106年時,羅馬尼亞的祖先為達契亞人,是色雷斯人的一支。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公元106年,羅馬帝國打敗了當地的達契亞國,將此地納入帝國的一部分。

中世紀
今天的羅馬尼亞之國名可以說是延續自東羅馬帝國,在中古時代此地區包括有瓦勒齊亞,摩達維亞,與外西凡尼亞三個獨立的公國。
一支來自中亞草原的突厥人部落佩切涅格人在8至12世紀占據了黑海以北的草原。在10世紀,他們開始控制了頓河和多瑙河下游地區。在11至12世紀期間,欽察人控制了現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南部、烏克蘭至摩達維亞南部和瓦勒齊亞西部的廣袤土地。
至11世紀,今外西凡尼亞地區成為匈牙利王國內部的一個大的自治區。匈牙利國王邀請薩克森人在此定居以填充這個稀疏人口地區。 自14世紀,獨立的瓦勒齊亞和鄂圖曼帝國接壤直到在15世紀被其逐步的控制。 在保加利亞人的統治下的羅馬尼亞人逐漸信仰東正教。這個之後成為這一地區的傳統宗教。

近代
至1514年,整個巴爾幹半島和匈牙利大部分成為鄂圖曼帝國的省份。相比較,摩爾多瓦、瓦勒齊亞和外西凡尼亞受到鄂圖曼帝國控制,但保留完整的內部自治權。

獨立和羅馬尼亞王國
瓦勒齊亞公國與摩達維亞公國在1859年時合併,合併後稱為羅馬尼亞,附屬於鄂圖曼帝國。並且在1877年5月9日宣布獨立。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地區隸屬俄羅斯。1881年羅馬尼亞改稱羅馬尼亞王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羅馬尼亞宣布中立。兩年後,在協約國的壓力下(尤其是法國希望開闢新的戰線),羅馬尼亞於1916年8月加入協約國。1918年1月摩爾多瓦(比薩拉比亞)宣布獨立,同年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

大羅馬尼亞(1918年-1940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匈帝國瓦解,使得羅馬尼亞的領土進一步擴張到瓦拉幾亞、布科維納與比薩拉比亞等地區。1940年時,蘇聯佔領了羅馬尼亞一部分的國土,該地區成為今日的摩爾多瓦(Moldova,也就是拉丁語中的摩達維亞)與一小部分的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揚·安東內斯庫政權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同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推翻了安東尼斯庫政權,羅馬尼亞轉而加入了反德國法西斯戰爭。1945年3月6日成立聯合政府。羅馬尼亞在蘇聯的強力影響之下,建立起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政權。

共產主義時代
1947年12月30日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1948年2月,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合併,成立羅馬尼亞工人黨,成為羅唯一執政黨。1965年通過新憲法,將國名更改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黨的名字也改為羅馬尼亞共產黨,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當選總書記,成為羅馬尼亞的領導人,後來更成為獨裁者。齊奧塞斯庫當政時期,羅馬尼亞在政治和外交上刻意和蘇聯保持距離,但其自主權特別是在經濟上的自主權相當有限。

1989年之後
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結束了其在羅長達24年的統治,齊奧塞斯庫與妻子也被祕密槍決。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了國家一切權力,將國名改為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新的民選政府開始逐漸修改路線,成為社會民主主義國家。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
2004年11月28日,總統選舉舉行,阿德里安·訥斯塔塞和特拉揚·伯塞斯庫進入第二輪。12月12日,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舉行[2],伯塞斯庫當選。
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盟。[4]4月20日,憲法法院對尼·沃克羅尤出任臨時總統的資格予以確認,接替因議會通過彈劾議案而停職的伯塞斯庫。[5]5月19日,就彈劾案舉行全民公決。彈劾案未獲通過,伯塞斯庫復職。

●羅馬尼亞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9%A9%AC%E5%B0%BC%E4%BA%9A%E5%8E
%86%E5%8F%B2

 

羅馬尼亞土地面積238,391平方公里,是東南歐面積最大的國家,並在歐洲排名第十二[12]。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之間主要是以多瑙河為界。而與摩爾多瓦之間則是以多瑙河的另一條支流普魯特河為界。多瑙河與普魯特河在羅馬尼亞匯合後,在羅馬尼亞境內注入黑海,而入海口處所形成的多瑙河三角洲是歐洲最大的三角州,並因為其豐富的生態變化,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單內,並在此建立多瑙生態圈保護區(Danube Biosphere Reserve)。

面積為23.84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東北部。北和東北與烏克蘭、摩爾多瓦接壤,西北與匈牙利為鄰,西南與塞爾維亞相界,南依保加利亞,東南臨黑海。海岸線長245公里。地形奇特多樣,境內平原、山地、丘陵各佔約1/3的國土面積。喀爾巴阡山脈以半環形盤踞中部,1山脈以西為特蘭西瓦尼亞高原,以東為摩爾多瓦丘陵,以南為瓦拉幾亞平原,東南為多布羅加丘陵。大陸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夏季暖熱,冬季寒冷,年平均氣溫10℃左右,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600-800毫米,東南部在500毫米以下。河流屬多瑙河水系,多瑙河下游1,075公里沿南部國界線轉而流經東南部,為重要的通航河道,峽谷區水力豐富,河口區有蘆葦叢生的廣闊三角洲。森林面積約佔領土的27%。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較豐富,還有煤、鐵、鋁土、金、銅、鋅、鈾、鹽礦等。 藍色多瑙河、雄奇的喀爾巴阡山和絢麗多姿的黑海是羅馬尼亞的三大國寶。多瑙河流經羅境內1075公里,其國土上蜿蜒流淌的大小數百條河川,多與多瑙河匯流,形成“百川匯多瑙”的水系。多瑙河不僅灌溉著兩岸肥田沃野,也為羅的電力和漁業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有羅馬尼亞脊梁之稱的喀爾巴阡山,綿亙在羅40%的國土上。這裡幽林茂密,是“綠金”寶庫,地下蘊藏有煤、鐵和黃金等礦產。黑海在羅馬尼亞東側,景色秀媚的黑海海灘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康斯坦察是黑海海濱城市和港口,是羅通往各大洲的重要門戶和全國造船業中心之一,素有“黑海明珠”之稱。羅超過一半的進出口貨物通過此港口。

地形
喀爾巴阡山脈以半環行盤踞中部,山脈以西為川西凡尼亞高原,以東為摩爾多瓦高原,以南為多瑙河平原和多布羅加丘陵。

  羅馬尼亞是一個民主國家,議會實行兩院制,上院為參議院(羅:Senat),有140名議員,下院為眾議院(羅:Camera Deputaţilor),有346名議員。參眾兩院的議員在四年一次的選舉中產生。
總統每五年選一次,總理由總統任命,內閣人選再由總理任命,由議會通過。
 

工業
經濟以工業為主,機械製造、石油化工、石油提煉、電力、鋼鐵等重要,輕紡工業也較發達。 計算機尤為發達,主要體現在防病毒軟件——擁有世界第一的防病毒企業——bitdefender(它擁有世界最大的病毒庫)。

農業
生產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向日葵、甜菜、馬鈴薯、亞麻等。葡萄和水果等園藝業較發達,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佔40%以上,現代化養畜場日益發展,主要飼養豬、牛、羊等。交通運輸以鐵路為主。

旅游 a
資源比較豐富,主要旅遊點有布加勒斯特,黑海海濱,多瑙河三角洲,摩爾多瓦地區北部,中、西喀爾巴阡山區等。重要城市還有布拉索夫、克拉約瓦、普洛耶什蒂、蒂米甚瓦拉等。

 

過渡性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5-1℃,7月平均氣溫20-23℃,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東南部較乾燥。

夏季 :早晚溫差大。白天和台灣夏天差不多,但晚上需加薄外套。
冬季 : 非常寒冷,需攜保暖衣物,山上大約到-16度 (如有安排滑雪),常常下雪,有時候會積到膝蓋,但室內都有暖氣。

●世界各國氣溫
http://www.worldweather.org

 
  羅馬尼亞雖為歐盟國家但尚不是申根會員國,羅馬尼亞自2011.1.11起與歐盟對我國免申根簽證的規定一致,凡持有效中華民國普通護照的國人,護照效期需有出國日加六個月以上效期,並備齊來回機票、財力證明(如信用卡),則可在6個月期限內免簽證停留羅馬尼亞90天,停留天數與其他申根會員國分開計算。
 

羅馬尼亞目前所使用的貨幣為 - 1 Leu ( 列伊 ) = 100 Bani ( 邦尼 )
●羅馬尼亞國家銀行: Banca Naţională a României

●台灣銀行台幣兌換歐元即時匯率
http://rate.bot.com.tw/Pages/Static/UIP003.zh-TW.htm

  

↑由左至右面額分別為; 1 Ban、 5 Bani、 10 Bani、50 Bani。

資料來源:錢幣看世界

  羅馬尼亞的電壓是230伏特 50Hz,雙腳圓形插頭。

●世界各國電壓與插頭
http://www.yung-li.com.tw/tw/info/ww_specifications.htm

●世界各國電壓與插頭(含插頭照片樣本)
http://www.backpackers.com.tw/guide/index.php/世界各國電源插頭插座形式

 

羅馬尼亞的官方語言是羅馬尼亞語,淵源自拉丁語,語言結構與附近東歐國家所使用的斯拉夫語族語言十分不同。羅馬尼亞文是一種與法文、義大利語、西班牙文與葡萄牙文較為接近的羅曼語族語言。在羅馬尼亞使用羅馬尼亞文作為第一母語的人口佔了91%,其次則分別是匈牙利文與羅姆文。在二戰以前,德語是羅馬尼亞境內的少數民族德意志人的母語,因此德語也曾是羅馬尼亞使用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語言之一,至今在川西凡尼亞地區仍有較大影響。至於外語方面,法語一直是羅馬尼亞境內最多人會使用的外語,該國也是法語圈國際組織(la francophonie)的成員國之一,但近年來其比例已被英語後來居上,後者是大部分羅馬尼亞年輕族群第一優先學習與使用的外語。根據Eurobarometer report(2006)的報告,羅馬尼亞有29%的人口、即620萬人口使用英語。

旅遊購物英文 玩家推薦的網站 玩家推薦的網站
 

如今的羅馬尼亞可稱得上是歐洲風光最為秀麗的國家之一,羅馬尼亞的美不只在蜿蜒的藍色多瑙河,其雄奇的喀爾巴阡山、絢麗的黑海等,更是美到了細節。羅馬尼亞秀麗的景色之下,是當地深厚的文化內涵。由於歷史上的混居,羅馬尼亞文化濃縮了諸多文化,其中包括羅馬的文化血脈。羅馬尼亞在歐洲及世界藝術文化方面,舉凡繪畫、音樂、體操、服飾、電影,有顯著且突出耀眼的影響與表現。

當你走入特蘭西瓦尼亞北部的中世紀古鎮,或是西吉什瓦拉的中世紀古鎮,又或馬拉穆列什的傳統村莊中聞名遐邇的外牆聖像壁畫修道院,身臨其境,便會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汩汩流出,將思想浸濕。

著名的影視娛樂題材──吸血鬼,即是以十字軍東征時代,從征的公爵德古拉作為範本所創作的。

羅馬尼亞人叢太古時代,就開始有無數的風俗、傳說和詩歌,內容關於愛、信念、國王、公主和巫婆等等。人類學家、詩人、作家和史學家們近百年來都在設法收集和保存這些珍貴的資料。他們很多的詩歌和民謠都跟不同的事件和季度有關,如下雨、下雪和熊、山羊等都有不同的含義。

文化
《金星》是羅馬尼亞19世紀著名詩人米哈伊·埃米內斯庫的代表作,埃米內斯庫在《金星》中將太空中的金星人格化,使他愛上了人間的一位美麗公主。他為愛情放棄永恆翩然下凡,豈料公主卻“在一排婀娜的菩提樹下”投入了他人的懷抱。金星大失所望,不得不重返太空,給人世留下這樣的感嘆:“你們生活在狹隘的人世上,任憑命運擺佈,而我在我的世界裡,感到永生不滅。” 埃米內斯庫(1850年-1889年)被公認為最負盛名的羅馬尼亞詩人,現代羅馬尼亞語之父。他的詩作取材從自然到愛情、從歷史到社會評論無所不有。埃米內斯庫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60多種文字。

教育
羅馬尼亞教育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民間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公元2-3世紀羅馬人統治時期,開始有組織的講習拉丁語、讀寫和算法。12-14世紀陸續出現一批教會學堂、城市和鄉村學堂。中世紀羅馬尼亞各公國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宗教的傳播對教育起到了推動作用。16-17世紀,開始出現高等書院,學習歐洲先進的文化和科學,並開始使用本民族語言授課。1864年,第一部《公共教育法》頒布,此後,民族語言教育不斷得到發展,高等教育學科領域逐步拓寬。在社會主義年代(1948-1989),羅馬尼亞的教育得 ​​到長足發展,建立了完整的國家各級各類教育體系。 現行教育體制分學齡前、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學後教育。全國已普及10年制義務教育。 2006年,全國共有小學7023所,在校學生199.7萬人,教師15萬人。中學1413所,在校學生77.4萬人,教師6.2萬人。大學117所,在校學生65萬人,教師3.1萬人。 全國著名高等學府有:布加勒斯特大學(2013QS世界大學排行榜600名以上[3])、布加勒斯特工學院、布加勒斯特經濟學院、克魯日-納波卡大學、雅西大學等。2007年教育支出18.4億歐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

媒體
主要報刊有《自由羅馬尼亞報》《晨報》《今日報》《全國信使報》《自由青年報》《每日事件報》《經濟論壇》。羅馬尼亞新聞社是國家通訊社,原名羅馬尼亞通訊社,1949年建立。羅馬尼亞廣播公司是國家廣播電台,1994年在羅馬尼亞廣播電台基礎上組建,對外用羅馬尼亞語和12種外語廣播。羅馬尼亞電視公司是國家電視台,開辦於1958年,1994年組建為電視公司,現全部播放彩色節目。1990年後陸續建立的普羅電視台、天線一號電視台等私人電視台迅速發展,已具有較大規模和收視率。羅同100多個國家的廣播、電視系統有聯繫。

世界遺產
至2008年止,羅馬尼亞共有7處世界遺產,如下: 名稱 類型 所在地 1 馬拉穆列什木結構教堂 文化遺產 馬拉穆列什縣 2 摩爾達維亞教堂 文化遺產 蘇恰瓦縣 3 錫吉什瓦拉歷史中心 文化遺產 穆列什縣 4 達契亞人城堡 文化遺產 胡內多阿拉縣 5 特蘭西尼亞村莊、設防教堂 文化遺產 錫比烏縣 6 霍雷祖修道院 文化遺產 沃爾恰縣 7 多瑙河三角洲 自然遺產 圖爾恰縣

 

羅馬尼亞旅遊

羅馬尼亞交通比較便利,國內以公路、鐵路為主。公路總長度近8萬公里,高速公路220公里。鐵路總長度2萬公里。全國共有5個國際機場,已開闢連接首都和國內17個城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航線。中國與羅馬尼亞兩國現無直航,到中國須經轉維也納、莫斯科、阿姆斯特丹、羅馬、蘇黎世、巴黎、法蘭克福等歐洲城市。首都國際機場距市區約15公里,乘831路公交車可到首都廣達機場。

空運:
已開闢連接首都和國內17個城市、歐洲大多數國家以及美國、中國、泰國、新加坡等世界40多個城市的航線。主要航空公司為羅馬尼亞航空公司(TAROM)。有5個國際機場,最重要的是布加勒斯特的奧托佩尼機場。2001年空運貨運量為7,000噸,客運量127.8萬人次。

台灣和羅馬尼亞之間沒有直飛航班,最好的方式先飛到歐洲大城市(目前直飛布加勒斯特和香港之間的航空公司有土耳其航空及卡達航空),再搭廉價航空前往。最便宜的是羅馬尼亞的廉價航空Blue Air 從西班牙和義大利有多個城市飛往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另外從柏林和阿姆斯特丹也有更多廉價航空飛往。

亦可從最近的鄰國布搭佩斯搭火車或巴士進入羅馬尼亞,建議先搭到邊境大城Arad或是Oradea,再換當地火車去布加勒斯特,否則路途可能會過於遙遠,而且羅馬尼亞境內火車相當便宜。

鐵路:
總長度為11,010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3,929公里。為羅馬尼亞國內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境內火車分為4種,至於國際火車(藍色),則有I字標誌。最好是乘坐最快的車種。另外,每個車種有頭等車廂與二等車廂之分,頭等車廂客艙為六人座,二等車廂客艙為八人座,頭等車廂貴得值得,如果夏天乘坐二等車廂,大概每位乘客都會站在走道上以避開客艙裡的燠熱空氣,個人號的通風反倒良好。倘若搭乘夜車,可以選擇臥車廂。假日或夏季前往黑海,至少一天之前便得買票。每日均有火車通往西歐與莫斯科、布拉格、維也納、貝爾格勒、華沙等。欲購買國際火車票,請到較大城鎮的CFR辦公室,必須言明目的地車站,因為他們會要檢查旅行文件。國際學生證(ISIC)持有人可能會有半價折扣,但是並非絕對,通常學生優待僅限羅馬尼亞學生。羅馬尼亞國內四種火車種類:1.跨城號(InterCity,以IC為標誌)只停大城,編號為3位數;2.快捷號(rapid,綠色)次快,編號亦為3位數;3 .加速號(accelerat,紅色)編號為4位數,比較慢比較髒;4.個人號(personal,黑色)編號為4位數,最慢最髒,每站都停。公路:總長度73260公里,其中國家級公路14683公里,縣級公路58577公里。貨運量為2.68億噸,客運量2億人次。

巴士:
巴士連接羅馬尼亞主要城鎮與雅典、伊士坦堡、布拉格以及其他西歐城市。搭乘巴士為最廉價的選擇。通常,最便宜的離境方式是搭乘本地巴士到達邊界,再從邊界改坐國際巴士。在旅行社只需詢問時刻表,上車再買票以免多付手續費。

水運:
內河貨運量為1134.2萬噸,客運量16.5萬人次。海運貨運量為454萬噸。康斯坦察港現已有100多個泊位,是黑海第一大港。2001年全國港口吞吐量為38.4萬噸。 

境內交通
在羅馬尼亞,無論是火車、巴士或境內的廉價航空,都以首都布加勒斯特為中心,不論下一站在哪,回到布加勒斯特重新出發都是最省時的。有羅馬尼亞國鐵網站,但時刻表完全沒有參考價值,因車站實際的發車時間和網站總有落差,如果要搭乘火車最好到當地火車站買票。

由於火車票價相當便宜,長途夜車的高級臥鋪也只需約25歐元,所以事先不需要買國鐵票;此外,各大城市之間有巴士連結,雖有時刻表,但和國際巴士不同的是通常得等坐滿才會開車,不過還是建議先買票以確保位置不會太差。

雖然小城市的交通相當不便,不過當地人都樂於載遊客一程,只要在馬路旁邊豎起大拇指,一定有人停下來,有時候還可搭乘載滿乾草的馬車,只是抵達目的地後,別忘了付點小費。

一般大城的市內公車約為一趟1-3Leu之間。從國際機場到布加勒斯特比較特別,但應該不超過30Leu。由OTP機塲到市中心有專用直達車783及780二路公車,其中780 終點為火車站,783則為統一廣塲(PIATA UNIRII),若只到總理府前的(P IATA VICTORIA) 維多利亞廣塲 則783 及780 都可搭.購票在OTP的入境大廳再下一樓就有,不過要以RON來買,來回票價是7 RON 約二美元.如果是利用LOWCOST FLY也可搭

計程車資訊透明,在火車站前面的特別要注意,是以喊價方式,很貴。車子外身也寫著價錢,ex:1.39/KM,看清楚再上車應該就不會有問題。如果只有很貴的計程車,可找當地撥電話叫計程車的號碼,會便宜很多。
資料來源:背包攻略

●歐洲國鐵時刻表與訂票:http://www.bahn.com

                 
 

 
  布加勒斯特 布蘭城堡 羅馬尼亞雅典娜神廟 國立羅馬尼亞藝術博物館 克雷楚列斯庫教堂
    莫戈什瓦亞宮 凱旋門 國立羅馬尼亞歷史博物館 布加勒斯特地鐵
    羅馬尼亞正教會大主教座堂 羅馬尼亞人民宮  
  布拉索夫 加大肋納門 布拉索夫議會廣場 聖尼古拉教堂 黑教堂
  克盧日-納波卡 尤利烏·馬紐街 聯盟廣場 阿夫拉姆·揚庫廣場 錫吉什瓦拉
  錫比烏 聖三一主教座堂 天主聖三堂 布魯肯撒爾博物館 勝利大道
    路德會大教堂 錫比烏大廣場 錫比烏歸正會教堂 弗格拉什山
  布拉日 博托沙尼 阿尤德 克拉約瓦 康斯坦察
    雅西 巴亞馬雷 普洛耶什蒂 特爾古穆列什
    特爾戈維什泰 皮亞特拉-尼亞姆茨 阿拉德 錫納亞
    奧拉迪亞 蒂米什瓦拉    
  多瑙河三角洲 霍雷祖修道院 北摩爾達維亞的彩色教堂群  
    奧勒什蒂耶山脈的達契亞要塞群 馬拉穆列什的木教堂群  

更多....
錫吉什瓦拉 多瑙河三角洲 奧勒什蒂耶山脈的達契亞要塞群 北摩爾達維亞的彩色教堂群
馬拉穆列什的木教堂群 霍雷祖修道院    




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語:Bucureşti),羅馬尼亞首都,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瓦拉幾亞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維察河畔。有「小巴黎」之稱。面積約228平方公里,人口近200萬。它是羅馬尼亞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人口計算的話布加勒斯特是歐盟第六大都市。據歷史記載,該市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more...



羅馬尼亞人民宮
羅馬尼亞人民宮(Casa Poporului)為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棟建築物。該建築是羅馬尼亞國會的所在地,也是一處觀光景點。根據金氏世界紀錄,人民宮是全世界僅次於五角大樓的第二大建築物,也是最大的國會建築。

more...



羅馬尼亞雅典娜神廟
羅馬尼亞雅典娜神廟(羅馬尼亞語:Ateneul Român)是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一座音樂廳,也是布加勒斯特的地標建築之一,開業於1888年。1865年,羅馬尼亞雅典文化協會成立,並決定修建這座建築[1]。建築由法國建築師Albert Galleron設計。

more...



國立羅馬尼亞藝術博物館
國立羅馬尼亞藝術博物館(羅馬尼亞語:Muzeul Național de Artă al României)是位於布加勒斯特市中心革命廣場的一座美術館。在歷史上曾是羅馬尼亞王國的王宮,竣工於1837年[1]。國立羅馬尼亞藝術博物館收藏有中世紀和現代藝術的收藏品,以及羅馬尼亞王室的藏品。

more...



克雷楚列斯庫教堂
克雷楚列斯庫教堂(羅馬尼亞語:Biserica Kretzulescu)是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市中心的一座東正教教堂,位於勝利大道上,和國立羅馬尼亞藝術博物館相鄰。教堂修建於1720年至1722年期間。

more...



莫戈什瓦亞宮
莫戈什瓦亞宮(羅馬尼亞語:Palatul Mogoșoaia)是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郊外10公里處的一座宮殿,修建於1698年至1702年期間,外觀為羅馬尼亞文藝復興式風格。1768年至1774年俄土戰爭期間被毀,之後重建。

more...



凱旋門
凱旋門(羅馬尼亞語:Arcul de Triumf)是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座拱門,位於布加勒斯特南部。第一座凱旋門修建於1878年羅馬尼亞獨立時期,為木質拱門

more...



國立羅馬尼亞歷史博物館
國立羅馬尼亞歷史博物館(羅馬尼亞語:Muzeul Național de Istorie a României)是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座歷史博物館。博物館所在建築在過去曾是郵局,因此內也有一座集郵博物館。

more...



羅馬尼亞正教會大主教座堂
羅馬尼亞正教會大主教座堂(羅馬尼亞語:Catedrala Patriarhală din Bucureşti)是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一座教堂,鄰近羅馬尼亞正教會大主教宮。

more...



布加勒斯特地鐵
布加勒斯特地鐵 (羅馬尼亞語:Metroul București)是一個服務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Metrorex運營,是布加勒斯特公共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11年客運量達1億7050萬人次(日均467,000人次)。

more...



布蘭城堡
布蘭城堡(羅馬尼亞語:Castelul Bran)位於羅馬尼亞的布拉索夫(Braşov),是當地一個著名旅遊點,古堡估計價值2500萬美元,原屬瑪麗王后(Marie of Romania)所有,1938年傳給女兒伊萊亞娜公主,1948年被當時的政府沒收,但羅馬尼亞政府於2006年初通過法例,將共產主義政權時代被沒收的產業歸還業主,並成立「產業基金」,向有損失的業主賠償

more...



布拉索夫
布拉索夫(羅馬尼亞語:Braşov;德語:Kronstadt,中文譯為喀琅施塔特;匈牙利語:Brassó)為羅馬尼亞布拉索夫縣的首府,位於特蘭西瓦尼亞南部,距離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約166公里。

more...



加大肋納門
加大肋納門(羅馬尼亞語:Poarta Ecaterinei)位於羅馬尼亞布拉索夫,由裁縫行會建於1559年,用於防禦目的,以取代1526年被洪水摧毀的舊城門。它得名於從前位於此處的聖加大肋納修道院。它是唯一從中世紀時代倖存下來的城門

more...



布拉索夫議會廣場
布拉索夫議會廣場(羅馬尼亞語:Piaţa Sfatului,德語:Markplatz)自1364年起就是國內和國外的客商一年一度舉辦市集的地點。廣場周圍的房屋述說著豐富的歷史。在廣場中間有一個頸手枷,曾用於當眾羞辱,懲罰和蔑視。

more...



黑教堂
黑教堂(德語:Schwarze Kirche; 羅馬尼亞語:Biserica Neagră; 匈牙利語:Fekete templom)是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東南部主要城市布拉索夫的一座著名教堂,由該市的德國人修建,為羅馬尼亞主要的哥德式建築,以及該國最重要的路德會教堂之一

more...



克盧日-納波卡
克盧日-納波卡(羅馬尼亞語:Cluj-Napoca,德語:Klausenburg,中文譯為克勞森堡),1974年前名為克盧日(Cluj),羅馬尼亞西北部的一座城市,克盧日縣首府,是該國的一個學術、文化和工業中心。克盧日-納波卡位於布加勒斯特之西北約440千米,曾是特蘭西瓦尼亞的首府。

more...



聖尼古拉教堂
聖尼古拉教堂(羅馬尼亞語:Biserica Sfântul Nicolae)是一座羅馬尼亞正教會教堂,位於布拉索夫的 Şcheii 歷史街區。 聖尼古拉教堂建立於1292年。1495年開始,教堂用石頭重建,得到了瓦拉幾亞大公的幫助。

more...



尤利烏·馬紐街
尤利烏·馬紐街(Iuliu Maniu Street)位於羅馬尼亞城市克盧日-納波卡市中心,得名於羅馬尼亞政治家尤利烏·馬紐,連接阿夫拉姆·揚庫廣場和聯盟廣場(Piaţa Unirii)。

more...



聯盟廣場
聯盟廣場(羅馬尼亞語:Piaţa Unirii)是羅馬尼亞城市克盧日-納波卡最大、最重要的一個廣場,也是羅馬尼亞最大的廣場之一,規模達220米乘160米。市中心區 從該廣場向外展開。羅馬天主教聖彌額爾堂擁有羅馬尼亞最高的教堂鐘樓(80米),是羅馬尼亞第二大哥德式教堂。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雕像位於此處。

more...



阿夫拉姆·揚庫廣場
阿夫拉姆·揚庫廣場得名於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律師、革命者阿夫拉姆·揚庫,是羅馬尼亞城市克盧日-納波卡市中心的一個廣場。它通過英雄大道(Eroilor)和1989年12月21日大道可通聯盟廣場(Piaţa Unirii),通過庫扎大公街可通勇敢者米哈伊廣場

more...



錫吉什瓦拉
錫吉什瓦拉歷史名城由德國工匠和商人所建,以特蘭西瓦尼亞撒克遜聞名於世。錫吉什瓦拉歷史名城保留了中世紀防衛小城的原貌,幾個世紀以來,它在中部歐洲的政治、貿易方面,發輝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more...



錫比烏
錫比烏(羅馬尼亞語:Sibiu;德語:Hermannstadt,赫爾曼施塔特;匈牙利語:Nagyszeben)為羅馬尼亞錫比烏縣的首府,位於特蘭西瓦尼亞南部,橫跨著奧爾特河(Olt)的支流奇濱河(Cibin)。

more...



聖三一主教座堂
聖三一主教座堂(羅馬尼亞語:Catedrala Sfânta Treime din Sibiu),位於羅馬尼亞錫比烏Mitropoliei街35號,是羅馬尼亞正教會特蘭西瓦尼亞都主教和錫比烏總主教的駐地。這是一座拜占庭式的教堂,靈感來自於聖索菲亞大教堂

more...



天主聖三堂
天主聖三堂(Biserica parohială romano-catolică Sf. Treime din Sibiu)位於錫比烏大廣場3號和小廣場4號,原為耶穌會教堂,興建於1726年至1733年。1738年添加了鐘樓。

more...



布魯肯撒爾博物館
布魯肯撒爾博物館(羅馬尼亞語:Muzeul Naţional Brukenthal)位於羅馬尼亞錫比烏, 1790左右,由哈布斯堡王朝的特蘭西瓦尼亞總督塞繆爾·馮·布魯肯撒爾在其府邸內設立。1817年藏品正式向公眾開放,為今日羅馬尼亞境內最古老的博物館。

more...



勝利大道
勝利大道(Bulevardul Victoriei)是羅馬尼亞城市錫比烏的一條街道,它建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在二十世紀上半建成主體建築。

more...



路德會大教堂
路德會聖母大教堂(德語:Evangelische Stadtpfarrkirche in Hermannstadt,羅馬尼亞語:Biserica Evanghelică din Sibiu)是羅馬尼亞 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傳統的宗教和政治中心錫比烏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位於上城區的HUET廣場,其宏偉的73.34米高的尖頂是該市最高的建築。

more...



錫比烏大廣場
錫比烏大廣場(羅馬尼亞語:Piaţa Mare,德語:Großer Ring)是該市最大的廣場,自15世紀以來就是城市的中心。廣場長142米,寬93米,是特蘭西瓦尼亞最大的廣場之一。大廣場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在此有錫比烏一些最美麗的建築物。

more...



錫比烏歸正會教堂
錫比烏歸正會教堂(Biserica reformată din Sibiu)屬於羅馬尼亞歸正會,位於錫比烏的Mitropoliei街9號,靠近東正教主教座堂。它建於1786年。

more...



弗格拉什山
羅馬尼亞南喀爾巴阡山脈的最高山塊​​。在奧爾特河與登博維察河上源之間。長約50公里。主要由結晶岩組成。山勢雄偉高峻,北陡南緩。北坡山脊聳立著多座2,000米以上的鋸齒形山峰,最高峰摩爾多韋亞努峰,海拔2,543米。有冰斗和冰磧湖等。

more...



博托沙尼
博托沙尼 (Botoşani)是位於羅馬尼亞北部的一個城市。博托沙尼縣的縣府所在地。博托沙尼是一個文化名人輩出的城市,羅馬尼亞著名詩人米哈伊·愛明內斯庫就是博托沙尼出身。

more...



阿尤德
阿尤德(羅馬尼亞語發音: Aiud[aˈjud]; 匈牙利語: Nagyenyed[』nɒɟɛɲɛd]),羅馬尼亞中部阿爾巴縣城市。該市法律地位為一市鎮,總面積142.2 km2 (54.9 sq mi)。市區人口28,934(2002),為阿爾巴縣第2大城市。 。

more...



克拉約瓦
克拉約瓦(羅馬尼亞語:Craiova)為羅馬尼亞多爾日縣的首府,位於奧爾特尼察中部的日烏河西岸,東歐喀爾巴阡山脈的北方及多瑙河的南部。而克拉約瓦也是布加勒斯特西邊的主要商業城市。

more...



康斯坦察
康斯坦察(羅馬尼亞語:Constanţa)位於黑海西岸的多布羅加地區,人口254,693(2011年),是羅馬尼亞康斯坦察縣首府,也是連接黑海和多瑙河的運河的終點。康斯坦察亦是羅馬尼亞現存最古老的城市。

more...



雅西
雅西(羅馬尼亞語:Iaşi;匈牙利語:Jászvásár;希臘語:Ιάσιο;羅姆語:Yashi ; 意第緒語:יאס Yas)是羅馬尼亞雅西縣的首府。2002年人口為320,888人,是羅馬尼亞次於布加勒斯特的第二大城市。

more...



布拉日
布拉日(羅馬尼亞語: Blaj[blaʒ]; 匈牙利語: Balázsfalva; 德語: Blasendorf;) ,羅馬尼亞中部阿爾巴縣轄市。總人口20,758。

more...



巴亞馬雷
巴亞馬雷(羅馬尼亞語:Baia Mare、拉丁語:Rivulus Dominarum、匈牙利語:Nagybánya、德語:Frauenbach或Neustadt,弗勞恩巴赫或鈕施塔特(新城))是位於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一個城市。是馬拉穆列什縣的首府所在地。巴亞馬雷是羅馬尼亞人口第17大城市。

more...



普洛耶什蒂
普洛耶什蒂(羅馬尼亞語:Ploieşti)是位於羅馬尼亞東南部的一個城市。屬瓦拉幾亞地區。距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以北56公里。普洛耶什蒂是普拉霍瓦縣的縣府所在地。在2002年,該市有人口232,527人,是羅馬尼亞第九大城市。

more...



特爾古穆列什
特爾古穆列什(羅馬尼亞語:Târgu Mureş,德語:Neumarkt am Mieresch,米爾施的諾伊馬克特)是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穆列什縣的一座城市,位於穆列什河畔,面積49.3平方公里,人口約14.6萬(2006年),其中匈牙利人約占一半。

more...



錫納亞
錫納亞是位於羅馬尼亞普拉霍瓦縣的市鎮,是山區度假勝地。該鎮因錫納亞修道院而得名,而該修道院的名字則來自聖經中的西奈山。該鎮圍繞著錫納亞修道院而建成,人口14,636(2002年)。羅馬尼亞國王卡羅爾一世在該鎮附近建造了夏天宮殿佩萊斯城堡。

more...



特爾戈維什泰
特爾戈維什泰(羅馬尼亞語:Târgovişte)是位於羅馬尼亞南部瓦拉幾亞地區的一個城市。登博維察縣的首府所在地。首見文獻記載於1396年。特爾戈維什泰曾經是瓦拉幾亞公國首都的所在地。

more...



阿拉德
阿拉德 (羅馬尼亞語:Arad、 /a'rad/、匈牙利語:Arad、塞爾維亞語: Арад, Arad)是羅馬尼亞的一個城市。也是一個重要的產業和交通中心。阿拉德是阿拉德縣的首府所在地。位於阿拉德的球隊UT Arad曾6次奪得羅馬尼亞足球甲級聯賽冠軍。

more...



皮亞特拉-尼亞姆茨
皮亞特拉-尼亞姆茨(Piatra-Neamţ)是位於羅馬尼亞的一個城市。屬摩爾達維亞地區。人口超過11萬。它被認為是羅馬尼亞最美麗的城市之一。皮亞特拉-尼亞姆茨是尼亞姆茨縣的首府所在地。

more...



奧拉迪亞
奧拉迪亞(羅馬尼亞語:Oradea;匈牙利語:Nagyvárad;德語:Grosswardein,格勞斯瓦爾代恩(大瓦爾代恩))是羅馬尼亞的城市,是位於特蘭西瓦尼亞的比霍爾縣的首府。奧拉迪亞有206,527人口(根據2002年人口普查);此數字不包括奧拉迪亞大區範圍內的其他區域,如果算上周邊的城鎮的話將有22萬人左右,是羅馬尼亞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more...



蒂米什瓦拉
蒂米什瓦拉(羅馬尼亞語:Timişoara,/ti.mi'ʃǒa.ra/;匈牙利語:Temesvár;德語:Temeschburg,蒂米什堡;塞爾維亞語:Темишвар;巴納特保加利亞語:Timišvár;土耳其語:Temeşvar),羅馬尼亞西部主要城市,巴納特地區的歷史首都,現為蒂米什縣首府,市區面積129.2平方公里,人口336,089人(2006年)。

more...



北摩爾達維亞的彩色教堂群
北摩爾達維亞的彩色教堂群是指位於羅馬尼亞摩爾達維亞北部蘇恰瓦縣的8座羅馬尼亞正教會的教堂群。大約建設於1487年至1583年之間。這些教堂以其的彩色壁畫聞名,壁畫內容大多是基督受難和復活,以及和鄂圖曼帝國的戰爭的相關內容。

more...



奧勒什蒂耶山脈的達契亞要塞群
奧勒什蒂耶山脈的達契亞要塞群是羅馬尼亞的一處世界遺產。要塞群建設於西元前1世紀至1世紀時期,是達契亞人為了對抗羅馬帝國入侵而修建。

more...



霍雷祖修道院
霍雷祖修道院(羅馬尼亞語:Mănăstirea Hurezi,英語:The Horezu Monastery),是位於羅馬尼亞沃爾恰縣霍雷祖鎮(屬於瓦拉幾亞地區)的一座修道院。霍雷祖修道院始建於1690年,由康斯坦丁·霍雷祖王子資助建造。霍雷祖修道院的建築簡潔而對稱、華美的雕塑、宗教藝術品、肖像畫以及裝飾畫,使其成為布蘭科藝術風格的典型代表。是「勃蘭科溫」風格的代表性建築。1993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more...



馬拉穆列什的木教堂群
馬拉穆列什的木教堂群(Wooden Churches of Maramureș)是位於羅馬尼亞的一處世界文化遺產。馬拉穆列什的木教堂群包括了位於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北部馬拉穆列什的木質教堂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八個羅馬尼亞正教會的教堂[1]。馬拉穆列什的木質教堂群建設於17至18世紀

more...



多瑙河三角洲
多瑙河三角洲佔地3446km²,位處羅馬尼亞多布羅加及烏克蘭敖德薩州,是歐洲第二大及保存得最好的三角洲。 每年來自多瑙河的沖積把三角洲擴展大約40米,令其變動頻仍。在圖爾恰縣附近,多瑙河分為三條分支注入黑海: 基利亞河、蘇利納河和聖格奧爾基河 (聖喬治)。多瑙河尚分出許多其他的水道,將這片遍布蘆葦、沼澤和森林的土地切割為無數小島,其中許多在春夏季間常被洪水淹沒。

more...
 

羅馬尼亞人以麵食為主食,兼吃米飯。他們煮飯時愛加少量的鹽、醋、植物油,用文火煮1小時左右,吃飯時將米飯放在盤子裡,上面放上幾片西紅柿。馬鈴署也是他們的主食之一,土豆燒牛肉是他們餐桌上的主角。他們的早餐和晚餐一般比較簡單,午餐是一天中的正餐,要求質好量多。 羅馬尼亞人口味比較重,喜焦香、濃郁。其烹飪方法兼有法國、俄國、土耳其等國的烹調形式。羅馬尼亞人最講究實惠,喜歡吃酸牛奶、酸菜、牛、羊、豬肉和雞、鴨、香腸、元蔥、生大蒜、辣椒、西紅柿等。各種香腸是羅馬尼亞的特產,咸鯡魚做的色拉也很受歡迎。黃油吃的較多,喜歡喝清湯。喜歡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燒成。他們很少吃魚、蝦等海味。 羅馬尼亞人喜歡用煎、炒、燜、烤的方法製作飯菜,如他們經常吃的豬腦炒飯、火腿煎蛋、烤白鴨、煎雞餅、烤鴨配酸菜蘋果、煎牛排、煎豬排、豬肉菜卷、清湯雞蛋、番茄牛肉湯、雞雜湯等。他們在就餐時,餐桌上一定要有鹽、胡椒粉等調味品。還要用番茄色拉、黃瓜色拉等,最好還要有一盤生元蔥。

羅馬尼亞人平時喝咖啡、葡萄酒、橘子汁、一年四季愛喝清涼飲料。

羅馬尼亞食物是典型的東歐食物,加上一點兒巴爾幹與法國風味。羅馬尼亞人甚少上館子,所以頗缺像樣的餐廳,大多數的餐廳為法式餐館。羅馬尼亞飲食習慣跟大多數的歐洲國家類似,重視午餐,早、晚餐比較簡單。僅布加勒斯特有較多的食物選擇。午餐通常是以湯開始,然後是主菜(通常是烤豬肉、牛肉或雞肉)與點心。飲食禮俗:羅馬尼亞人喜愛一邊用餐,一邊進行交談,並有樂隊陪奏或聽音樂等娛樂的習慣。這也是他們對客人的一種禮節。如果用餐時沒有樂隊陪奏。那麼主人則往往要向客人主動表示歉意。他們用餐時一般習慣拖得較久,每道萊之間相隔較長,有時一頓飯要吃上二三個小時。尤其在用晚餐時,有的還要邊吃邊跳舞,那一頓飯持續的時間就更長了。羅馬尼亞人視鹽和麵包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客人到來,最隆重的禮節是由主人家的姑娘托著盤子向客人送上麵包和鹽,客人需拿一塊麵包蘸鹽嚐一下。出席正式晚宴時,男士一般著深色西服,女士著裙裝。禁忌:羅馬尼亞人視狗為人類的好朋友,不吃狗肉。

特點:
①注重講究餐桌備有調味品,注重菜餚焦香濃郁。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鹹,愛微酸味道。
③主食以面為主,土豆也常用來當主食品。
④副食喜歡吃牛肉、羊肉、豬肉、雞、鴨、魚、蝦、香腸、海參、蛋品等;愛吃番茄、柿子椒、生菜葉、豌豆、洋蔥、菜花、酸菜等蔬菜;調料愛用生蔥、大蒜、辣椒、胡椒粉、奶油等。
⑤制法對煎、炒、炸、焗、燒、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魯菜、粵菜、京菜。
⑦菜譜:很欣賞什錦拼盤、蛋煎豬腦、芙蓉煎蛋、烤鴨、乾煎雞脯、奶油肉捲、油泡蝦仁、脆皮雞、酸蘋果拼肉脯、咕嚕肉、炒肉絲拉皮、清湯雞蛋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喜歡喝酒,非凡愛喝葡萄酒;也樂於喝咖啡、桔子汁和礦泉水等飲料。
⑨果品喜歡吃蘋果、葡萄、菠蘿、香蕉、桔子等;乾果愛吃葡萄乾、花生米、杏仁等品種。計費:有些餐廳以重量計費,通常是100克為一單位,點某些肉食無法預測究竟多重與金額多少。

sarmale:捲心菜葉子,裡面包肉和飯
MICI : 約30%牛肉及70%豬肉作成香腸樣子,却没有小腸作的腸衣,烤後沾芥末配beer ,為十分常見的庶民食物,一根約1 ron 一份約4 根牛肚酸湯CIORBA DE BURTA:由奶油及牛胃切絲加上米糠醋所者的熱湯,都常加上生辣椒食用,合理價格約3-5 歐元,一人份量約400-500CC ,可視為一家飯店價格之指標 ,如果MENIU在上其價格超過太多,建議快快離開,否則點食時要小心荷包是否血量充足

葡萄酒
羅馬尼亞是世界十大葡萄酒釀造國之一,歐洲第五大葡萄酒出產國,世界第八大葡萄酒出產國。羅馬尼亞也是一個葡萄酒消費大國,只有很少部分葡萄酒出口,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羅馬尼亞葡萄酒並不常見。羅馬尼亞人稱自己的國家是“葡萄酒的土地”,羅葡萄酒因質量上乘、工藝獨特,屢次在世界性的葡萄酒展覽及比賽上摘金奪銀,羅葡萄酒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日漸提高,尤其是Feteasca Regala和Recas黑姑娘等羅馬尼亞特有的葡萄酒品種越來越受各國消費者的喜愛。

據考古史料記載,4000多年前就開始葡萄的種植和釀酒,酒神狄厄尼索斯(Dionysos),就降生在即今羅馬尼亞境內的THRACIA,像這樣遍布全國生產葡萄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甚至更早一些的時候,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已經開始了。 地理和天氣 羅馬尼亞被喀爾巴阡Carpathian山脈分成兩個部分,西部和北部為大陸性氣候,冬季短暫寒冷,夏季溫暖,秋季漫長溫和,葡萄成熟期很長。東部受地中海影響,冬季溫和夏季炎熱。不同葡萄酒產區不僅天氣條件不同,葡萄酒的生產更受到地理條件的影響,海拔、山坡的朝向、坡度以及河流和湖泊的影響。

產區 羅馬尼亞境內共有8個葡萄酒產區,最有名的是迪露瑪(Dealul Mare ),位於.喀爾巴阡(Carpathian)山脈的南坡上,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市背面,用黑皮諾(Pinot Noir)、美樂(Merlot)、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當地品種釀造各種類型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風格通常是果香突出、單寧柔順。寒涼一點的產區也生產一些便宜的干白葡萄酒。羅馬尼亞葡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本來適合種植紅葡萄品種的地方確出產大量的白葡萄酒,因為羅馬尼亞人更喜歡喝白葡萄酒,但是隨著國際市場對紅葡萄酒需求量的增加羅馬尼亞可以更多的釀造紅葡萄酒。

豐富的早餐
您可以在上等的餐館品嚐
到國際性的菜餚,非常豐富
、美味而且實在,例如大多
數的蔬菜和水果是自然生長
的。
烤腸mititei
旺火燉煮例如"tochitura moldoveneasca"和"
mititei"是一種帶著草藥
香味的烤腸很受歡迎。
烤腸
tochitura moldoveneasca

非常誘人
梅子白蘭地tuica
“tuica”是當地產的一種梅子白蘭地,通常是在餐後飲用,有助於消化。但是要注意的是,它的尾端有刺。當地的啤酒的品牌都很好。

 

 


 


兩人以上報名旅遊可享優惠折扣
羅馬尼亞介紹 羅馬尼亞地圖 羅馬尼亞旅遊景點 羅馬尼亞世界遺產 羅馬尼亞TOP10 羅馬尼亞名牌 羅馬尼亞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