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南美洲 祕魯
最近10天氣溫

秘魯(西班牙語:Perú,克丘亞語:Piruw),全稱為秘魯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魯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16世紀,西班牙帝國征服印加帝國,建立秘魯總督區,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獨立後,秘魯既經歷了政治動蕩、財政危機,也有出現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的時期。

現在的秘魯是總統制議會民主共和國,全國劃分為25個地區。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區則為乾旱的平原,東部又有亞馬孫盆地的熱帶雨林。秘魯是發展中國家,人類發展水平為中等,全國約有50%人口生活在貧窮之中,主要經濟活動有農業、漁業、礦業以及製造業(如紡織品)。

秘魯人口估計為2800萬,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歐洲人、非洲人和亞洲人。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和其他方言。各民族文化傳統的融合在藝術、飲食、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創造了多元的表達方式。

「秘魯」音譯自西班牙語「Perú」,而「Perú」一詞則源自16世紀初一位居於巴拿馬聖米格爾灣附近的地區統治者Birú的名字。[3] 1522年,西班牙人到達他的領土,這是當時歐洲人認識的新世界的最南端[4]。當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繼續向南探索,新發現的地區便被命名為「Birú」或「Perú」。[5] 1529年,西班牙王國在《托萊多條約》給予該名稱合法地位,條約指明新征服的印加帝國為秘魯[6]。在西班牙的統治下,該國被稱為秘魯總督區,獨立後改名秘魯共和國。

官話「秘」字在此讀音為「bì」;粵語仍遵循音譯讀為「bei」。

證據表明,秘魯在大約公元前11,000年開始有人類的足跡。[7]當地最早出現的複雜社會結構是公元前3,000至1,800年在沿海地區形成的小北史前文明,[8]其後又相繼出現查文文明、帕拉卡斯文明、莫奇卡文明、納斯卡文明、瓦里文明和奇穆文明。在公元15世紀,印加人建立了印加帝國,並維持了一個世紀。該帝國是前哥倫布時期美洲的最大國家。[9]印第安社會建基於農業,使用灌溉和梯田等種植法;美洲駝飼養和漁業也十分重要。因為沒有市場或金錢的概念,社群的維繫依賴互惠和再分配等機制。

1532年,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帶領的征服者擊敗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西班牙自此開始對當地的統治。10年後,西班牙王國宣布成立秘魯總督區,包含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1]總督弗朗西斯科·德托萊多於1570年代重組該國,銀礦開採成為主要經濟活動,被奴役的印第安人是主要的勞動力。[12]秘魯的礦藏為西班牙王國帶來收入,也引發了一個伸延遠至歐洲和菲律賓的貿易網路。[13]但是,到了18世紀,減少中的銀產量以及經濟多樣化大大削減了王國的收入。[14]對此,王國實行波旁改革,增加稅收,分割秘魯總督區。[15]新法例觸發了圖帕克·阿馬魯二世等人的起義,但他們全都被擊敗。

19世紀初期,獨立戰爭在南美洲各地暴發,但秘魯仍是君主主義者的大本營。因為菁英分子在獨立與繼續效忠西班牙王室兩個選項之間發生分化,秘魯的獨立要到何塞·德·聖馬丁和西蒙·玻利瓦爾發起軍事行動後才成事。[17]共和國成立初期,各地區軍事領袖之間的權力鬥爭導致政局不穩。[18]隨著玻利瓦爾組建拉丁美洲聯盟的計劃遭遇失敗,秘魯-玻利維亞邦聯成立不久後又告瓦解,秘魯的國家認同也開始建立。[19] 從1840到1860年代,在總統拉蒙·卡斯蒂利亞的統治之下,海鳥糞出口帶動國家收入增加,秘魯隨之穩定發展。[20]但直到1870年代,這些資源逐漸被耗盡,國家嚴重負債,政客的內鬥重新展開。

秘魯在1879年至1883年間發生的太平洋戰爭被智利擊敗,在《安孔條約》和《利馬條約》中割讓阿里卡和塔拉帕卡省兩省。保守主義政黨Partido Civil的執政暫緩了秘魯戰後的內部鬥爭,該黨一直維持到獨裁者奧古斯托·B·萊吉納掌權。[22]大蕭條拖垮了萊吉納政權,也引發了新一輪的政局混亂,秘魯人民黨隨之而冒起。[23]在往後的30年,秘魯的政治形勢都圍繞著菁英份子聯合軍人與人民黨的鬥爭發展。

1968年,胡安·貝拉斯科·阿爾瓦拉多將軍帶領武裝部隊對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總統發動政變。貝拉斯科奪權後進行激進的改革以促進發展,但無法獲得廣泛支持。[25] 1975年,貝拉斯科被總理兼陸軍部長弗朗西斯科·莫拉萊斯·貝穆德斯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莫拉萊斯停止了貝拉斯科的改革進程,重新建立民主制度。[26] 1980年代,秘魯面臨巨額外債、高速通貨膨脹、猖獗的毒品走私活動以及大範圍政治暴力。[27]在阿爾韋托·藤森(本名藤森謙也)的統治下,國家開始復甦;但獨裁、貪污和侵犯人權等指控迫使藤森在2000年備受爭議的總統選舉後辭職。[28]藤森時代結束後,秘魯嘗試在打擊貪污的同時保持經濟增長,現任總統是奧良塔·烏馬拉。

秘魯面積1,285,220平方公里,約為墨西哥的三分之二大小。該國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

安第斯山脈縱貫國土南北,把秘魯分為三個地理區:山脈以西的沿岸區是狹長的平原,除季節性河流河谷地區外氣候乾旱;高原區即安第斯山區,阿爾蒂普拉諾高原和全國最高的山峰──海拔6,768米的瓦斯卡蘭山都位於該區;[46]第三個區域是佔全國土地面積60%的亞馬孫林區,區內是被亞馬孫雨林覆蓋的廣闊的低地,位於山脈以東。

秘魯境內大部分河流發源於安第斯山脈,注入三個主要流域之一。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多為間歇性,斜度較高,長度較短;亞馬孫河支流的長度較長,流量較大,流出高原區後斜度降低;注入的的喀喀湖的河流則以長度短、流量大為特徵。[48]秘魯境內最長的河流依次為烏卡亞利河、馬拉尼翁河、普圖馬約河、查哇利河、瓦亞加河、烏魯班巴河、曼塔羅河和亞馬孫河。

與其他赤道國家不同,秘魯的氣候不是單一的熱帶;安第斯山脈和秘魯寒流使全國各地的氣候有較大的差異。沿岸區氣候溫和、濕度高但降水量低,但該區北部因副熱帶高壓壟罩,與秘魯涼流之引響,屬於降水稀少的沙漠氣候;[50]高原區夏季多雨,氣溫和濕度隨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51]亞馬孫林區溫暖多雨,但南端的冬季寒冷,不是四季都有降水。[52]因為豐富的地理和氣候形態,秘魯境內的生物多樣性極高:截至2003年,該國發現21,462種動物和植物,其中5,855種是特有種。[53]秘魯政府設立了幾個國家公園進行保育工作。

秘魯是聞名世界的古印加文化發祥地,文化事務原由秘魯國家文化局負責,2010年7月14日,秘魯國會通法案過設立文化部,負責管理國家博物館丶廣播電視局以及國家文化研究所等機構。秘魯首位文化部長,著名的人類學家和歷史學家胡安·馬丁·奧西奧在9月4日宣誓就職。

秘魯文化主要來源於印第安和西班牙傳統,[84]但也被非洲、亞洲和歐洲族群影響。秘魯早期的藝術可追溯至前印加文明的陶器、紡織品、首飾和雕塑。印加人維持了這些工藝的製作,並在建築等領域取得較大的成就,其中包括馬丘比丘古城的興建。巴洛克藝術是殖民時期的主要藝術,但在一定程度受到當地傳統的影響。[85]這時宗教事物是藝術作品的主要描繪對象,當時大量興建的教堂和庫斯科畫派就是當中的代表。[86]獨立後秘魯藝術的發展停滯,直至20世紀初期印第安主義運動的興起。[87]自從1950年代,秘魯藝術傾向折衷,且受到外國和當地潮流的衝擊。

秘魯文學則起源於前哥倫布時期的口述傳統。西班牙人在16世紀引入文字,殖民時期文學體裁有編年史和宗教文學。獨立後,風俗主義和浪漫主義成為主要的文學流派,代表作家有里卡多·帕爾馬。[89] 20世紀初期印第安主義運動造就了西羅·阿萊格里亞、[90]何塞·馬里亞·阿格達斯、[91]和塞薩爾·巴列霍等作家。[92] 20世紀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學爆炸代表作家之一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等人影響下,秘魯文學變得更廣為人知。

秘魯菜餚混合了印第安和西班牙特色,也受到非洲、阿拉伯、義大利、中國和日本等地的煮食方法的影響。尤其是一種與中國廣東粵式料理與當地料理融和的Chifa在當地非常流行,在首都利馬市內,一條街上至少有一個「Chifa」的招牌,chifa的名稱由來據說是語自中國話吃飯的意思,雖然在當地這種料理被當作中國菜,並且中國餐館遍步秘魯各地,然而其料理卻早已成為當地秘魯式特色的飲食,已非原本的中國菜,[94]而其他秘魯著名菜式包括「anticuchos」、「ceviche」、「humita」和「pachamanca」。秘魯豐富的氣候特徵為當地提供不同種類的植物和動物作煮食用途。[95]最近,秘魯菜肴因為其使用材料和煮食方法的多樣式獲得稱譽。

秘魯音樂源於印第安、西班牙和非洲傳統。[97]西班牙人到達之前,不同宗教有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吹管樂器「quena」和敲擊樂器「tinya」都比較常見。[98]西班牙人引入了新型樂器如吉他和豎琴,之後又發展出傳統樂器與新型樂器的混合體如「charango」。[99]非洲傳統對秘魯音樂的貢獻包括節奏以及敲擊樂器「cajón」的引入。[100]秘魯傳統舞蹈有「marinera」、「tondero」、「danza de tijeras」和「huayno」。

秘魯草繩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80p
4K
8K
12K
16K
影片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祕魯
祕魯英文官方旅遊局:祕魯英文官方旅遊局
祕魯中文官方旅遊局:祕魯中文官方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