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四國 高知縣 高知城

高知城位於高知縣高知市(舊土佐國土佐郡高知),其4層5樓的天守閣是日本僅存12座的現存天守之一,極為珍貴。城郭的形式是梯郭式平山城(城郭構造的一種)。高知城位於高知平原的中央,巧妙的利用鏡川與江口田川作為外圍的護城河。現存的城堡是日本江戶時期初期,由土佐籓第1代籓主山內一豐著手動工,第2代籓主山內忠義完成,共花費10餘年才完工。高知城所幸逃過日本明治6年(1873 年)日本政府發布的廢城令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襲,現在留存的天守閣、御殿、追手門等15棟建築,皆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擁有天守閣的本丸是日本全國唯一由天守閣和御殿等建築組合而成,非常珍貴。現在高知城作為高知公園開放,本丸御殿及天守閣共稱為懷德館,是歷史資料館。重要文化財,國家史跡,日本百名城。
在日本南北朝時期,南朝派的豪族大高坂松王丸在此(大高坂山)築城而稱大高坂山城為高知城的起源。但日本興國2年(1341年)在大高坂松王丸與都是北朝派的細川禪定及佐伯經定的戰役中失利,大高坂山城遭受廢城。之後長宗我部元親於日本天正15年(1587年)在此築城,但是僅僅3年後因為此地容易遭水患因而放棄大高坂山城,在離桂濱不遠的浦戶另築浦戶城。
日本慶長6年(1601年)因為關原戰役時長宗我部元親之子長宗我部盛親加入西軍而遭受處分,代替長宗我部氏,山内一豐封賞土佐國24萬2千石而入主浦戶城。但日本慶長6年(1601年)8月山内一豐嫌城堡狹小,於大高坂山另築新的城堡。山内一豐於新城堡的本丸及二之丸完成後入居,同時由真如寺的僧侶在川改名為河中山城。日本慶長15年(1610年)因為河中山城陸續遭到洪水災難,第2代籓主山内忠義忌諱河中這個名稱,由竹林寺之僧侶空鏡改名為高智山城,之後簡稱為高知城,隨著城市也被稱為高知。日本享保12年(1727年)因為高知城附近城鎮的大火延燒至高知城,使得追手門以外的建築幾乎全部燒毀。日本寶暦3年(1753年)重建後的高知城享有美稱「南海道屬一屬二的名城」,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重建後保留至今的城堡。山内一族16代、260餘年統治土佐直到日本明治時期,於日本明治4年(1871年)由舊籓主把高知城贈送給高知縣後,編制為高知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