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琉球 沖繩縣 舊海軍司令部壕

舊海軍指令部壕是一座堅固的地下岩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一直是舊日本海軍沖繩方面根據地部隊司令部的中樞,於1944年12月由舊日本海軍設營隊耗時2個月挖掘而成建成。這裡原封不動地保存了戰爭當時的情況,可參觀依然維持當時原樣的司令官室、作戰室、幕僚室、通信室、暗碼室、發電室等,這些地下設施呈現戰時地下處境,表達戰爭悲劇及和平的價值。在幕僚室的牆壁尚可看到以手榴彈自殺時的碎片痕跡。牆壁上還有用手挖掘的痕跡,可以想像當時工程的困難。舊海軍司令部壕入口處有小型紀念展示館,展示遺物和當年照片,也有大田實生前最後的電報。舊海軍指令部壕深入地下 30 公尺,全長450公尺,據說可容納4千名士兵,開放300公尺參觀。

1945年1月20日,大田實海軍中將從佐世保鎮守府前往當地擔任沖繩方面根據地隊司令官,成為當地指揮官。3月24日,美軍開始展開正式攻擊,向島尻郡玉城村港川發動艦砲射擊。26日美軍登陸慶良間諸島,從此開始歷時87天的陸上戰鬥。

到了5月中旬,美軍節節逼入那霸市區,駐守在首里附近的陸軍,5月22日決定撤退到沖繩島南端,當時防守小祿司令部壕的海軍為了與其合流,也廢棄部分武器,自5月26日開始移動;不料,因命令下達錯誤,結果在5月28日重返小祿司令部壕。到了6月,因美軍的攻擊愈發猛烈,不得不放棄與陸軍合流,於是海軍在司令部壕附近陷入了孤立無援的狀況。

6月4日上午5點,美軍包圍了司令部壕所在的那霸市西南部。大田司令官在6日傍晚,發了遺言及與世訣別的電報以表達自己的覺悟之意後,當天晚上又發出「沖繩縣民戰到一兵一卒」的電報,並囑咐後事。隨著包圍愈發逼近,壕內的重火器卻幾乎所剩無幾。以步兵突擊的方式應戰已經是他最後的竭盡所能了。

11日上午7點,美軍進行密集式攻擊司令部壕。眼看美軍壓境,作戰無望,當天晚上,司令部壕發出最後報告,電報的內容是海軍根據地隊已經全部陣亡。13日凌晨1點,大田實司令官以及多名將領在此自盡。隨著大田司令官的自殺,結束了小祿地區的組織性戰鬥。據說,之後留下來的2,000名海軍士兵被收編為陸軍,繼續戰鬥。

1953年3月,前海軍部隊隊員生存者造訪司令部壕的遺跡時,入口不但崩壞,坑內也積了滿地泥水。日後由壕內收集了大田司令官等800名以上的遺骨,於1958年又收集了1,500名以上的遺骨,由沖繩海友會建立了海軍慰靈之塔。1970年3月,復原了壕內長300公尺的區域,作為舊海軍司令部壕對外公開。1972年,則將周邊的6.5公頃整備為海軍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