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土耳其 伊斯坦堡省 伊斯坦堡

Weather Data Source: wetter heute in Istanbul
最近10天氣溫

列入時間:1985年12月6日第9屆會議通過
所在地:中亞─土耳其(Turkey)
遺產類別:文化遺產
傑出普世價值:

介於巴爾幹與安那托利亞、黑海與地中海間,博斯普魯斯半島上的伊斯坦堡戰略地位尤其重要,兩千多年來亦經歷許多政治、宗教及藝術發展的重大事件。伊斯坦堡境內的康士坦丁古競技場、六世紀時的聖蘇菲亞教堂以及十六世紀的蘇雷曼尼清真寺,全都是曠世傑作,但如今卻面臨人口過多、工業污染及都市化發展的威脅,增加了維護的難度。

如果史書中缺了伊斯坦堡這篇章節,那麼古文明勢必將全面改寫。
伊斯坦堡宛如特洛伊神話中的美女海倫,優越的地理位置令它光芒四射,也令人覬覦。早在西元前7世紀,麥加拉(Megarian)族首領拜占斯(Byzas)就率先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高地砌石建起拜占庭城,一千年之後,羅馬君王君士坦丁揮軍攻城,意氣風發的將老城擴建了5倍,並賜名「君士坦丁堡」定為國都。

兩百多年後繼位的查士丁尼(Justinian)令國勢發展至顛峰,君士坦丁堡也仗恃豐沛的國庫拓展為國際大都。到了西元1453年,鄂圖曼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終結拜占庭帝國,天下易主,君士坦丁堡再度更名為伊斯坦堡,繼續享有國都的榮耀直到今日以及未來。

它是唯一為基督教及伊斯蘭先後選為首都的城市,也是唯一同時坐擁亞洲區和歐洲區的國都,數千年來撲天蓋地進入的帝國勢力,使伊斯坦堡的文化、建築、宗教乃至生活習俗,隨之產生驚天動地的變更和融合,今日儘管它已成為容納1,200萬人口的國際大城,但那起伏的清真寺圓頂、挑戰天際的高樓、五彩斑斕的香料,以及那複雜的血統、迥異的語言,猶讓伊斯坦堡宛如罩著面紗的神秘女郎,令人心醉神馳、迷惘忘返。

被瑪爾瑪拉海、黃金角及博斯普魯斯海峽三面水域包圍的伊斯坦堡,不但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於歐亞大陸上的城市,更是拜占庭、鄂圖曼兩大帝國的首都,它曾是全世界政治、宗教及藝術中心長達2千年之久,在這樣的千年古都中,小亞細亞文明、拜占庭遺跡、鄂圖曼文化並存,隨處一轉身皆是嘆為觀止的清真寺,其中基督與阿拉和平相處的清真寺更是奇觀中的奇觀。

伊斯坦堡在其存在的歷史之中曾擁有過很多個不同的名字,這些名字都是受該市統治者的文化、語言和宗教所影響。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士坦堡這些舊名目前仍然是某些國家活躍使用的名稱。除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堡亦曾被稱為「新羅馬」或「第二羅馬」,因為羅馬帝國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臘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羅馬帝國的純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異教徒充斥的羅馬城。[7] 伊斯坦堡亦別名「七座山丘的城市」,因為該市的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於七座山丘上,以與羅馬的七座山丘相映襯。這七座山丘在市徽內以七座清真寺代表,每座山上一座。[8]由於伊斯坦堡在整個中世紀有著極高的重要性和豐厚的財富,所以伊斯坦堡的另一個別名是Vasileousa Polis(「眾城市的女王」)。

從10世紀時起,突厥人和阿拉伯人開始稱君士坦丁堡為「伊斯坦堡」(İstanbul),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στην Πόλη」(stim boli),即「在城裡」、「進城去」,此處的「城」即為君士坦丁堡的特稱。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後,「伊斯坦堡」逐漸成為該城的官方名稱,與「君士坦丁堡」的名字並用。而近代居民亦覺得「君士坦丁堡」這名字太長,所以將名稱縮減,稱為「士坦堡」。土耳其共和國立國後,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在1930年將城市名命為「伊斯坦堡」。

中文譯名方面,大陸官方及回歸後港澳地區官方(港澳民間普遍沒有跟隨官方仍使用伊斯坦堡這譯名)以音譯為「伊斯坦布爾」,台灣因中華民國國語於兒化韻及輕聲與大陸普通話之差別(對於r及l不譯作爾或兒,而是不發聲),譯為「伊斯坦堡」。

歷史
於伊斯坦堡現址定居的第一批人相信是紅銅時代的人,定居於伊斯坦堡安那托利亞方向的土丘,當地發現的器具可追溯至前5500-3500年。鄰近的卡德柯伊(舊名迦克墩)發現了腓尼基人的港口定居地遺址。早於前667年在墨伽拉國王拜占斯率領下他在海峽歐洲方向的拜占庭城地區殖民之前,迦克墩的摩達角是希臘人城邦墨伽拉在前685年第一個選擇殖民的地點。拜占庭建城之前是一個古舊的港口城鎮「力高斯」,由色雷斯人部落在前13至11世紀建立,鄰近的是「西美斯策拉」[9],是老普林尼曾在他歷史著作中記述過的一個城鎮。伊斯坦堡目前只有數座屬於力高斯時期的城牆和建築存在,鄰近薩拉基里奧角,目前著名的托卡比皇宮位處的地方。在拜占庭城的時代,其衛城正位於目前托卡比皇宮位處的地方。

拜占庭在奈哲爾與塞維魯的戰爭中支持奈哲爾,使拜占庭於196年被羅馬帝國軍圍困,受到極嚴重的破壞。後來成為皇帝的羅馬皇帝塞維魯重建拜占庭,拜占庭很快重新恢復繁榮,以他兒子的名字一時改稱為 Augusta Antonina 。 君士坦丁大帝324年憑夢中先知的指示讓拜占庭城成為帝國新首都的理想選址,但其實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君士坦丁大帝於324年9月18日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卓里波里斯戰役終於擊敗了剩下與他共治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李錫尼,終結了名存實亡的四帝共治體制,而且當時拜占庭城附近的尼科米底亞(今伊斯坦堡以東100公里的伊茲密特)亦是較高級的羅馬首府城市。六年後的330年,拜占庭(當時更名為新羅馬,後來亦稱君士坦丁波利斯,意指君士坦丁的城市)被正式宣佈成為羅馬帝國的新首都。395年狄奧多西一世逝世後其兩個兒子瓜分了羅馬帝國,其中君士坦丁堡成為了東部拜占庭帝國的首都。作為王朝的首都,而且位於歐亞兩陸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獨特位置令它成為各國間的商業、文化與外交中心。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發起而奪取耶路撒冷,但十字軍卻轉而攻佔君士坦丁堡,該市被洗劫和褻瀆。[10]該市隨後成為拉丁帝國的首都,十字軍希望以這個國家代替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分裂成為數個國家,當中的尼西亞帝國在米哈伊爾八世率領下於1261年重奪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是希臘文化的傳承,並成為了東正教的中心。很多宏偉的教堂得到重修,包括聖索菲亞大教堂,曾是世上最大的教堂。東正教的精神領袖,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座目前仍然在伊斯坦堡法納爾區的聖喬治大教堂內。 在幾個世紀的衰落之後,君士坦丁堡被更多新興而強大的帝國包圍,最明顯的是奧斯曼土耳其人。1453年5月29日,「征服者」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在53日的圍城之後進入了君士坦丁堡,該市很快就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拜占庭帝國最後的數十年,君士坦丁堡因與外間隔絕及日益嚴重的經濟破產而衰落,它的人口驟減至三至四萬人,市內大片地區無人居住。[11] 因此蘇丹穆罕默德的首要工作是要復原該市的經濟,建立了大型的有蓋市集和邀請逃難了的東正教居民回城居住。俘虜亦被釋放,在城中定居。同時,魯米利亞和安那托利亞地區的行政首長被下令要運送四千個家庭入城居住,當中包括穆斯林、基督徒或猶太人,組成了一個獨特的多種族社會。[12]蘇丹亦與建了很多各方面的建築瑰寶,包括托卡比皇宮和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宗教遺址亦賦予地方以興建大型的皇家清真寺(例如在聖使徒教堂原址與建了法齊赫清真寺),並毗鄰學校、醫院和公眾浴場。

蘇萊曼一世的統治是藝術和建築學的一次大型成就。著名的建築師科查·米馬爾·希南設計了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清真寺和其他大型的建築,同時陶藝與書法藝術亦興旺起來。 該市於1890年代開始現代化,興建了大橋、完善的供水系統、鋪設電燈和引入了有軌電車與電話。 1923年土耳其共和國成立,首都由君士坦丁堡遷往安卡拉。在共和國早年,君士坦丁堡被以為會成為共和國新的首都。土耳其政府為使地名更符合土耳其語的習慣,在1930年正式將城市名命為「伊斯坦堡」。1950年代伊斯坦堡的建築經歷了很大的改變,全市有很多新的道路和工廠建成。有時有些歷史建築被拆卸以興建現代寬闊的林蔭大道、大街和公眾廣場。該市一度數目眾多和繁盛的希臘社群,當中剩餘的希臘原居民,在1955年伊斯坦堡大屠殺後,有很多離開前往希臘。

1970年年代伊斯坦堡人口開始急速上升,從安那托利亞來的人都湧入伊斯坦堡找工作。很多新的工廠在市郊建成。這一陣子的人口增長導致住宅群的急速增長(有一些質素很差,導致在城中地震發生時造成了傷亡)。很多偏僻的村落被併入城市版圖。 今日,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堡是現代土耳其的金融、文化和經濟中心。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伊斯坦堡
世界遺產:伊斯坦堡
土耳其官方旅遊局:土耳其官方旅遊局
土耳其中文旅遊局:土耳其中文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