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尼斯旅行社

荷蘭 烏特勒支省 烏特勒支

烏特勒支(荷蘭語:Utrecht),為荷蘭烏特勒支省人口最多的成市,同時也是該省的省會,其為蘭斯台德地區最東邊的城市,也是荷蘭第四大城市,2009年人口超越 300,030
烏特勒支的很多建築物都是中世紀以後留下的古蹟,同時也是18世紀之後荷蘭的宗教中心,目前以烏特勒支主教座堂最為出名,同時烏特勒支主教也是羅馬教廷在荷蘭的天主教領袖。

歷史上的烏特勒支興起於羅馬帝國,是其在萊茵河畔的前哨站,和不遠的貿易中心阿姆斯特丹遙遙相望,那時的烏特勒支是聲勢如日中天的宗教中心。

著名的烏特勒支條約(The Treaties of Utrecht)於1713年在此簽定,終止了西班牙王位戰爭,但隨著政治重心北移,烏特勒支的沒落呼應著阿姆斯特丹的茁壯。

象徵宗教重地的教堂高塔仍然屹立著,但隨著4萬名大學生湧入,今日的烏特勒支不但是荷蘭最大的大學城,商業氛圍也更濃郁,儼然一座小而美的血拚城市。

運河、老教堂、石板路構成的老烏特勒支,卻在購物店進駐後,有了新的氛圍、飽含時尚設計的內部,反而給予此城一種復古流行的氛圍。尤其是13世紀所建的運河碼頭、倉庫位於街道下方,如今雖然不再交易繁忙,但是在倉庫都轉變成異國料理餐廳後,反而成為烏特勒支的特色,到了夜晚,街道兩邊的商店和餐廳的燈光倒映在河水中,是最浪漫的用餐去處。

烏特勒支有數條運河,11世紀開鑿的舊運河(Oudegracht)、14世紀的新運河(Nieuwegracht),以及年代更近的辛格運河(Singel)。但在主教堂鐘塔附近的舊運河一帶仍是最熱鬧的地方。

歷史
公元47年羅馬人在當時的萊茵河畔修築要塞,是為烏特勒支的起源。要塞本為木結構,2世紀後改為石制。約有500名羅馬士兵駐守。要塞附近有小居民點,居住著工匠,商人和士兵家屬。2世紀中期,日耳曼部族開始不斷侵入。270年羅馬人離開,270年-500年城市的歷史不為人所知。6世紀起,烏特勒支受法蘭克人的統治。

中世紀時,烏特勒支為尼德蘭北部最重要城市。695年威利布羅德(Willibrordus)被指派為弗里斯蘭主教,703年或704年,丕平二世將烏特勒支贈與威利布羅德,作為他向北方傳教的基地。1122年,烏特勒支取得城市資格。此後,烏特勒支主教同時享有烏特勒支省及更東北方領地的行政權力。

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成為尼德蘭17省的領主,1528年,烏特勒支主教的世俗行政權力也被收歸查理五世。1579年,北方7省締結烏特勒支同盟,共同反抗西班牙統治。同盟的成立標誌著荷蘭聯省共和國的開端。1580年,信奉新教為主的同盟廢除了主教,包括烏特勒支總主教。

在17世紀,烏特勒支成為荷蘭水道上的重要堡壘。1713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在烏特勒支簽訂了停戰條約。

1843年,連接阿姆斯特丹和烏特勒支的鐵路通車。烏特勒支逐漸成為荷蘭鐵路網的樞紐。隨著工業革命在荷蘭的開展,城市也迅猛的擴張起來。1920年代到1930年代,新興中產階級居民區不斷拓展。
二戰期間,烏特勒支被德國統治。1945年5月5日,駐荷蘭德軍投降,5月7日,加拿大軍隊進駐,烏特勒支解放。

經濟
烏特勒支的經濟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當地的大型機構。製造業的影響力相對較小。大型銀行荷蘭合作銀行的總部位於該市。

烏特勒支是荷蘭鐵道網路的中心,也是荷蘭鐵路的總部所在地。荷鐵前總部「De Inktpot」是荷蘭最大的磚造建築。該棟建築物目前是由 ProRail(英語:ProRail)所使用。

大型室內購物中心Hoog Catharijne(荷蘭語:Hoog Catharijne)位於中央火車站及市中心之間。由於走道被認為是如同街道的公共空間,也是車站往市中心的主要通道,因此整夜開放。未來20年內(自2004年起),Hoog Catharijn部分地區將因為車站站區翻修而消失。部分因建造中央車站和購物中心而填起的運河網路將被復原。

Jaarbeurs位於中央火車站西方,是荷蘭最大的會議中心之一。

另外,Voordorp(英語:Voordorp)區擁有一個二手車市場,是歐洲最大型的二手車市場之一。二手車市場每週二營業,國定假日除外。拍賣數千輛二手車的市場吸引了東歐國家的消費者,甚至組成特殊的單程巴士旅遊來此消費。

影片分享

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烏特勒支
荷蘭中文官方旅遊局:荷蘭中文官方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