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旅遊
 
伊朗介紹
  伊朗國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文: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成立於1979年,於1935年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為中東國家,其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以及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里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北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伊朗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中東,靠近世界最大的幾個石油儲藏國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和石油豐富的卡塔爾,阿聯酋,巴林、土庫曼斯坦等國,靠近大國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伊朗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2005年末,中國與伊朗簽署了一項價值1000億美元的石油合作協議,成為該國重要的石油貿易夥伴。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簡稱伊朗(Iran)代碼IR。曾名“波斯”。

伊朗國旗
伊朗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7∶4。自上而下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白色橫條正中,鑲嵌著紅色的伊朗國徽圖案。白色與綠色、紅色交接處,分別用波斯語寫著“真主偉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這是為紀念伊斯蘭革命勝利日——西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蘭教太陽曆為11月22日。國旗上的綠色代表農業,象徵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徵神聖與純潔;紅色表示伊朗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伊朗國徽
伊朗國徽由四彎新月、一本《古蘭經》和一把寶劍組成。四彎新月和上方的一卷經書巧妙地組合成阿拉伯文“安拉”(真主);新月像征宗教“伊斯蘭教”;《古蘭經》是伊朗伊斯蘭教最權威的經典,位於國徽頂端,象徵伊斯蘭教義高於一切,是共和國行為準則的依據。四彎新月和正中的一把寶劍表示伊斯蘭教五大信仰,以及伊朗人民堅定的信念和無比的力量。圓形圖案又代表地球,表示真主“安拉” 的伊斯蘭思想遍及全球。伊朗的國旗、國徽把政治和宗教融於一爐,充分體現了宗教領袖霍梅尼的“政治是宗教合乎邏輯的延伸”的思想。

伊朗國花
黃色蔓薔薇(薔薇科)、鍾花鬱金香。

維基百科:伊朗
百度百科:伊朗
伊朗官方旅遊網站:伊朗官方旅遊網站

●伊朗歷史: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9C%97%E6%AD%B7%E5%8F%B2


伊朗節日
 
日期 中文名稱
2月11日 國慶日:(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3月3日 開齋節
3月15日 軍隊節
3月20日 石油國有化日
3月21日-24日 伊朗新年
4月1日 獨立日(伊斯蘭共和國日)
4月2日 革命日
5月10日 宰牲節
6月9日 阿術拉節
7月14日 伊瑪目阿里殉教日
8月9日 穆罕默德誕生日
12月20日 穆罕默德昇天日
伊朗年的最後一個星期三 跳動火節(伊朗最古老的節日)
                 
  凱尼斯旅行社 世界各國旅遊資訊 伊朗深度旅遊 Google關鍵字排名第一名 旅遊省錢小秘密 凱尼斯旅行社1000 vip特約商 玩家醉愛的凱尼斯 竹北旗艦店

伊朗google地圖
 
 

埃蘭王國
(西元前3千紀上半期至西元前639年):埃蘭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倫河流域,他們是伊朗高原的土著人。西元前第3千紀上半期,埃蘭人建立了國家。西元前1176年,埃蘭國攻陷巴比倫。西元前639年,埃蘭國被亞述人所滅。

米底王國
(西元前639年至西元前550年):西元前2千紀,中亞的印歐人種雅利安人的 一支南遷至伊朗高原,並逐漸與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體。西元前7世紀中葉,米底部落擊敗周圍其他部落,建立了伊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雅利 安人國家。西元前6世紀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並滅亞述帝國,其疆域擴至現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東部、現伊朗西部、東部和西南部。西元前 550年,米底國被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所滅。

波斯帝國
(西元前550年至西元前330年)
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後經過數十年擴充疆土,西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統治,建立了波斯帝國。在國王大流士一世(西元前522年至西元前486年)統治時期,波斯帝國達到鼎盛時期,其疆土東起印度河流域和中亞內陸地區直至帕米爾高原的西部,西至巴爾幹半島,北起亞美尼亞,南至埃塞俄比亞。包括70個民族,5000萬人,近700萬平方公里土地,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在西元前492年希(臘)波(斯)戰爭後逐漸由鼎盛走向衰落。西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東侵,征服波斯全境。

條枝王國
(西元前330年至西元前247年)
亞歷山大大帝在波斯積極推行“希臘化”的殖民統治。西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他所建的帝國分裂,其部將塞琉古(馬其頓人)奪得帝國東部廣大地區,並於西元前312年稱王,以敘利亞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國,中國古稱條枝。塞琉西王國全盛時,疆域包括小亞細亞、敘利亞、兩河流域、波斯和中亞的部分地區。

安息王朝
(西元前247年至西元224年)
西元前247年,波斯的帕爾尼部族打敗塞琉西王國軍隊,在波斯土地上建立了阿薩希斯王朝。中國史稱安息王朝,西方史學家稱之為帕提亞王朝。安息王朝由於同羅馬的長期戰爭和朝廷的內訌,從西元1世紀以後逐漸衰落。

薩珊王朝
(224年至651年)
西元224年,安息王朝被薩珊王朝推翻。薩珊王朝建立後又向東擴張至印度河中上游,曾一度成為古代伊朗最輝煌的時期。隨著同羅馬帝國的戰爭、封建割據、人民起義、中亞遊牧部落及阿拉伯人入侵而逐漸衰落。

阿拉伯時期
(651年至874年)
西元651年,阿拉伯帝國第三任哈裏發奧斯曼•依本•阿凡推翻薩珊王朝,佔領波斯全境。伊斯蘭教取代祆教(拜火教),成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朗被征服後,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自西元661年至11世紀初,阿拉伯帝國先後經歷了倭瑪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朗成為這兩個王朝的一部分。從9世紀起,阿拔斯王朝日漸衰落,在伊朗境內及其鄰近地區,相繼出現一些獨立或半獨立的地方封建王朝,與其分庭抗禮。

波斯復興—薩曼王朝
(874年—999年)
西元874年,古波斯薩曼家族的成員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892~907在位)以布哈拉為首府,正式稱“埃米爾”,創立了薩曼王朝,名義上仍承認阿拔斯王朝哈裏發的宗主權,但實際僅向哈裏發奉獻貢物,報告軍務。他效法古波斯與哈裏發宮廷建立了統一的行政和軍事制度,確立了王朝與轄地的隸屬關係。薩曼家族原本信奉拜火教,此時已經皈依了伊斯蘭教。薩曼王朝的幾代君主勵精圖治,一度把疆域擴張到費爾幹納以及更遠的地方。由於薩曼王朝強大的影響力,中亞許多突厥遊牧部落紛紛進入波斯帝國內定居生活,此外伊斯蘭教在中亞廣泛流行,從而開啟了中亞突厥人伊斯蘭化的進程。薩曼王朝疆域最大時包括中亞、波斯大部分、阿富汗等地。

波斯帝國的突厥王朝
(999年—13世紀初)
西元962年,薩曼王朝的一名突厥近衛軍將領在國內建立了伽色尼王朝,西元999年,伽色尼王朝聯合中亞另一個突厥帝國——喀喇汗王朝滅了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取而代之,繼承了薩曼王朝的大部分領土。11世紀中期,另外一個突厥部落——塞爾柱突厥人由中亞興起,推翻了伽色尼王朝統治,並先後征服巴格達、敘利亞、拜占庭帝國,建立起一個東起中亞、西至博斯普魯斯海峽,包括伊朗在內的塞爾柱帝國,但帝國不久即告分裂。12世紀末,花剌子模沙王朝奪取伊朗東北部,13世紀初佔領伊朗全境。它統治的疆域還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區。

蒙古入侵——伊兒汗國
(1258年—14世紀中葉)
成吉思汗於1219年率軍西侵,先後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亞細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等地,殺死花剌子模國王,掠奪大量財物後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兒子窩闊台二次討伐花剌子模,殺死國王後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再次率兵佔據伊朗並建立以伊朗為中心的伊兒汗王朝。此後,蒙古人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並任用伊朗人為行政官吏。

帖木兒帝國
(1380年至1405年)
隨著伊兒汗國的逐漸衰落,當時的伊朗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據之中。西察合台汗國(今烏茲別克境內)的突厥國王帖木兒(1336年至1405年在位)在奪取中亞地區後於1380年至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繼而侵佔美索不達米亞,並入侵印度。1405年帖木兒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統治範圍只限於中亞河中地區和伊朗東部,但15世紀帖木兒王朝的文化藝術相當繁榮。

黑羊王朝與白羊王朝
(1467—1502年)
隨著帖木兒王朝在伊朗統治的衰落,兩個由突厥土庫曼人建立的王朝開始強大,他們分別是黑羊王朝與白羊王朝,兩個王朝 發源於土耳其東部、阿塞拜疆以及伊朗西北部地區。其中黑羊王朝在30、40年代實力較強,但隨後被更為強大的白羊王朝擊敗,白羊王朝在烏宗.哈桑的帶領 下,一度統一了伊朗的大部分地區。

薩法維王朝
(1502年至1722年)
白羊王朝時期,一個名為薩菲社團的什葉派社團在伊朗西北十分活躍,這個社團的成員多為突厥土庫曼人與阿塞拜疆人。他 們的首領有著古波斯貴胄的頭銜,趁白羊王朝動亂之際於1502年推翻其統治,建立了薩法維王朝。此後國力逐步強大,極盛時版圖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 特。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曾長期進行戰爭。薩法維王朝是伊朗歷史上第一個以什葉派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朝代,對什葉派在伊朗的發揮壯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 紀末,薩法維王朝日漸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爾紮部落在馬赫穆德的領導下,攻佔薩法維王朝國都伊斯法罕,並自立為伊朗國王。

贊德王朝與阿夫沙爾王朝
(1736年至1796年)
1736年,來自伊朗呼羅珊地區的部落首領納迪爾率軍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並以馬什哈德為中心建立阿夫沙爾王朝。經 過數年戰爭,阿夫沙爾王朝版圖一度東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達,北接里海,南瀕波斯灣。1747年,納迪爾國王死後,其兒孫為爭奪王位而爆發內戰, 各路諸侯紛紛稱王,其中凱曆姆汗(1749年至1779年在位)以設拉子為首都建立了贊德王朝。經過多年戰爭,贊德王朝佔據了除霍拉桑及以東地區以外的阿 夫沙爾王朝的土地。1779年凱曆姆汗死後,贊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贊德王朝和阿夫沙爾王朝先後被愷加王朝所滅。

愷加王朝
(1779年至1921年)
愷加王朝建於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蘭。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的爭奪。1801年俄國兼併格魯吉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獨立。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的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衝區。 之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簽訂不平等條約。伊朗雖然名義上仍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昔波斯帝國的輝煌與 今日的恥辱形成鮮明對照,伊朗在追求復興強國的路上必然產生強烈的民族主義,而強烈的民族主義又很容易導致極端主義和盲目的排外思潮。”[3] 從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多次發生人民起義。1921年2月,軍官禮薩汗•巴列維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巴列維王朝。

巴列維王朝
禮薩汗•巴列維(1925年至1941年在位)對內採取了一些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但同時實行個人獨裁。1921年,伊與蘇聯簽訂協議,廢除了沙俄與伊簽訂的不平等條約。1927年,伊宣佈廢除所有與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及外國在伊的領事裁判權,並實行關稅自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伊朗與納粹德國關係較密切。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後,英國和蘇聯出兵伊朗。禮薩汗•巴列維被迫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1941年至1979年在位)。1942年1月,英國、蘇聯和伊朗訂立同盟條約。1943年9月,伊朗對德宣戰。

二戰結束後,伊與英、美關係趨於密切,英、美對伊在政治、軍事上給予大量支持和幫助,同時也趁機控制了伊的經濟命 脈。60年代初,巴列維為鞏固其統治,緩和國內各階層間日益尖銳的矛盾,提出以土改、工人入股分紅、出售工廠股票、在農村開展衛生和掃盲運動等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改革計畫”。這一以世俗化和現代化為核心的改革計畫又稱“白色革命”。但由於脫離國情、觸及宗教人士利益,造成經濟嚴重失調,貧富懸殊加劇,各種 社會、宗教矛盾激化,各地動亂不斷升級。1979年1月,國王被迫出走海外。2月1日,因領導反國王運動而流亡國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返回伊朗。2月11 日,忠於國王的軍隊倒戈,巴列維王朝覆滅。霍梅尼宣佈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歷史: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6%9C%97%E6%AD%B7%E5%8F%B2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方之中東地區,屬西亞,西北與亞塞拜然(界長432公里)和亞美尼亞(界長35公里)為鄰,東北部與土庫曼(界長992公里)接壤,東鄰阿富汗(界長936公里)和巴基斯坦(界長909公里),西接伊拉克(界長1458公里)和土耳其(界長499公里),中北部緊靠裡海(海岸線長650公里)、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阿曼灣(海岸線長1,770公里)。面積1,648,00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1,636,0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0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十六位。

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或山脈所構成,只有在海邊的一小部分是平原。境內最大的高原為伊朗高原。人口較多的西部是多山地形,由高加索山脈、札格羅斯山脈和亞柏芝山脈等構成。

整體而言,伊朗大多數地區屬乾燥或半乾燥氣候,降雨集中在十月至四月間,平均年降雨量在250公釐以下。

國土面積約163.6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庫曼斯坦,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另與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 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南部為厄爾布林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紮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積的衝擊平原。西南部紮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里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

 

伊朗是一個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準則。伊朗的建國領袖即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首任最高領袖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體中,國家權力應該由阿訇執掌,議會僅有有限的權力。伊朗的穆斯林激進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本國歸入「意識形態指導型」國家(Ideological state),同蘇聯並列。

然而,和多數極權政體不同的是,伊朗是中東(或者是西亞地區)最民主的國家之一。伊朗是一個多黨制的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選舉結果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應真實民意。類似威權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內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相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國」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

和其他中東國家不同,伊朗有著相對較為開放的媒體政策。出版檢查制度在1989年後逐漸放鬆。[3]儘管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伊朗的輿論政策一度從緊,但若公正而言,仍較其他阿拉伯國家(如美國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寬鬆。

伊朗與伊拉克有著長期的邊界、教派、民族爭端。1980年9月更爆發了兩伊戰爭,戰爭期間伊拉克得到美國支持。[5]經國際多方調解,1988年8月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翌日專家會議推舉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最高精神領袖。7月28日,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1997年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繼任。

2005年6月25日,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已於公元2005年8月6日宣誓就任總統一職。艾哈邁迪-內賈德根據伊拉克戰爭的結局聲稱伊拉克「西化、腐敗」的結局就是遭到美國的「侵略」,於是大力提倡遵從伊斯蘭教旨的生活。

2012年9月7日加拿大突然宣布與伊朗斷絕邦交,關閉駐德黑蘭大使館及召回大使,並下令派駐加拿大的伊朗外交官員離境,理由是伊朗對世界和平構成嚴重威脅。

2013年6月15日,伊朗前首席核談判代表、溫和保守派總統候選人哈桑·魯哈尼當選伊朗總統。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伊朗的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 七位。2011年伊朗銀行經濟帳戶局的初步資料顯示,伊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當年基本價格計算,伊朗名義 GDP為43,042,640億伊朗裏亞爾,同比增長20.8%;按伊曆1376年可比基本價格計算,實際GDP為5,392,190億伊朗裏亞爾,同比 增長5.8%;GDP平減指數為798.24,同比變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義基本價格GDP折合4163.13億美元,名義市場價格GDP折合4191.01億美元,人均名義市場價格GDP約為5610美元。經濟以石油開採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電腦軟硬體業發展很快。伊朗的機械製造業有了長足的進步。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

伊朗盛產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是伊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經濟保持穩步增長。2010年,伊國內生產總值4114億美元,同比增長2.9%,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478美元。

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30億桶,占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4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

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21世紀初,日產能力可達410萬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森林是伊朗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資源,面積達1800萬公頃。伊朗水產豐富,魚子醬舉世聞名。里海沿岸為暖濕農業區。

農業多靠灌溉,主產小麥、大麥、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遠銷海內外,其中2001年伊朗開心果總產量為17萬噸,出口量約9.3萬噸,創匯2.88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出口國。

5000多年歷史的伊朗地毯編織藝術聞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藝、美麗的圖案、和諧的色彩搭配傾倒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歌、神話、繪畫。波斯地毯已成為伊朗享譽世界的傳統大宗出口產品。其他工業有紡織、食品、建材、地毯、造紙、電力、化工、汽車、冶金、鋼鐵和機械製造。農業比較落後,機械化程度較低。輸出石油(占出口總值90%)、棉花、羊毛、地毯等,輸入機器、鋼鐵、糧食、車輛等。

  第一類,沙漠性氣候和半沙漠性氣候。伊朗國內大部分地區和南部沿海地區屬這種氣候,其特點是幹熱季節長,可持續7個月,年平均降雨量30-250毫米。
第二類,山區氣候。山區氣候分為寒冷山區氣候和一般山區氣候二種,寒冷山區氣候地區有40000平方公里,都在有高山的地區,包括阿爾俾斯山脈和札格洛斯山脈、薩哈德高峰和薩巴朗高峰,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500多毫米。一般山區氣候地區30萬平方公里,年平均降雨量250-600毫米
第三類,里海氣候。里海地區是一狹長地帶,地處里海與阿爾俾斯山脈之間,年平均降雨量600-2000毫米。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
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係。而夏天的時候,伊郎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候很高,且降水不多。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降多的原因。
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世界各國氣溫
http://www.worldweather.org

 
  伊朗簽證 https://www.caneis.com.tw/link/info/east_info/2.html
1. 中華民國護照正本(六個月有效期,並請簽名),或護照彩色掃瞄影本或電子檔,護照第一頁上之持照人簽名處,
 須簽上自己的中文姓名。 ( 護照簽名處勿重覆簽名或塗改, 亦不接受鉛筆簽名 )
2. 身份證正反面影本 ( 務必影本清楚 )
3. 有工作者請附上名片
4. 基本資料(請下載表格):請提供公司名稱、地址、電話及住家地址及住家電話 ( 在學者請附學校名稱地址電話 )
5. 工作天約16天(請預留審件天數2-3天)
 

伊朗的貨幣1 Rial ( 里亞爾 ) = 100 Dinar ( 第納爾 )
伊朗中央銀行: 伊朗中央銀行


↑由左至右分別為;1 Rial、5 Rials 、10 Rials、50 Rials 、100 Rials、250 Rials。

1 Rial - 達馬萬德山 ( Peak of Damavand Mountain ) - 伊朗最高峰
5 Rials - 菲茲 墓 ( Tomb of Hafez ) - 生於14世紀,是伊朗最偉大的抒情詩人
10 Rials - 菲爾多西 墓 ( Tomb of Ferdowsi ) - 伊朗著名的詩人
50 Rials - Shrine of Hazrat Masumah
100 Rials - 伊瑪目 萊扎 ( Shrine of Imam Reza )
250 Rials - 花的圖騰 ( stylized flower )

●台灣銀行台幣兌換美金即時匯率
http://rate.bot.com.tw/Pages/Static/UIP003.zh-TW.htm

  伊朗的電壓是230伏特 50Hz。

●世界各國電壓與插頭
http://www.yung-li.com.tw/tw/info/ww_specifications.htm

●世界各國電壓與插頭(含插頭照片樣本)
http://www.backpackers.com.tw/guide/index.php/世界各國電源插頭插座形式

  官方語言為波斯語,波斯語已有超過2,500年的使用歷史,留下了可觀的文獻記錄。波斯文學舉世都予以很高的評價。伊朗詩韻和歌詞的優美,也獲得全世界的讚歎。
旅遊購物英文 玩家推薦的網站 玩家推薦的網站
  伊朗在藝術、音樂、建築、詩歌、哲學、傳統和思想體系,都具有悠久的歷史。
波斯語已有超過2,500年的歷史,留下了可觀的文獻記錄。波斯文學舉世都予以很高的評價,詩人如:哈菲茲(حافظ)、魯米(رومي)、歐瑪爾·海亞姆和菲爾多西等留下許多佳作,伊朗詩韻和歌詞的優美,也獲得全世界的讚譽。
過去的25年中,伊朗電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廣泛的認同,獲得過300項的國際獎項。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عباس کیارستمی)是著名導演之一。伊朗境內,所有媒體都受到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並且必須有伊斯蘭教義指導部的批准,才能公開運作。這也包括網際網路。但網路已經成為在年輕人中獲取資料訊息和自我表現的流行方式。
尋求社會的正義和公平是伊朗文化的重要特性。敬老尊賢和對外賓的殷勤款待也是伊朗傳統禮儀的一部份。
伊朗曆的新年Nouruz是在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的春分慶祝。Norouz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為人類口傳和無形遺產的傑作之一。
有美食家認為:伊朗料理與其它中東的烹飪間有非常多共通點,但是更精緻和更富於想像力,就像一塊華麗的波斯地毯一樣的多彩和複雜。
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採取了強硬的措施來杜絕同性戀現象。根據伊斯蘭法,同性戀的行為是非法和有罪的。

大醫學家阿維森納在西元11世紀所著的《醫典》,對亞歐各國醫學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發明了與今天通用的時鐘基本相似的日規盤。伊朗學者的許多數學著作達到了很高水準。詩人費爾多西的史詩《列王記》、薩迪的《薔薇園》等不僅是波斯文學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壇的瑰寶。
伊朗在藝術、音樂、建築、詩歌、哲學、傳統和思想體系,都具有悠久的歷史。

  伊朗的交通非常發達。家用汽車十分普及,公交車票價非常低廉。坐一趟單程約1000公里的飛機,即使乘空中客車A-300這樣高檔飛機,360元人民幣可以跑個來回(後來漲到540元),票價相當於中國同里程機票的1/3。

大城市公交車非常便捷便宜。計程車要20-30元的路程,而坐公交車只要4角錢,便宜得讓人吃驚。據說政府給予補 貼,扶助貧弱人口。加上伊朗的油料價格採取雙軌制,一公升汽油的計畫批發價為一角三分錢,市場零售價為一升五角錢。城市交通四通八達,在首都德黑蘭,建有 許多城市內的高速公路和各種車輛的單行道,小街巷都能通汽車,這樣,便於車輛的及時、快捷通行,提高車流量車和車速,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壓力。常駐首都德 黑蘭的外國人, 許多人願意乘公交車出遊。或乘坐類似計程車的公交車,3—4人搭乘一輛車,坐3-5公里只收3元錢,票價非常低廉,司機非常誠信,從不宰客。伊朗是伊斯蘭 教國家,很講究伊斯蘭教義和教規。公交車男女乘車是分開的 ,男的坐在前面,女的坐在後面。排隊依次上車,上下車很有秩序。車票一般在幾個主要乘車站點購買,司機一般不收現錢。外國人若不知道規定忘記買車票時,也 可向司機買票,一般伊朗人會理解和幫助外國人的。伊朗城裏人的外語水平普遍比較高,見了外國人,總是能主動講一些問候的話。

●伊朗國鐵時刻表與訂票:http://www.iranrail.net

                 
 
  德黑蘭省 德黑蘭 伊朗伊斯蘭會議 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 德黑蘭地鐵
      阿扎迪塔 阿薩迪體育場 霍梅尼陵
      伊朗國家博物館 伊朗國家圖書館 國家珠寶博物館
      薩德阿巴德王宮 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 古列斯坦王宮
  荷姆茲甘省 阿巴斯港 倫格港    
  哈馬丹省 哈馬丹      
  伊斯法罕省 伊斯法罕 伊瑪目廣場 伊瑪目清真寺 四十柱宮
      哈柱橋 萬克教堂 阿里加普宮
  厄爾布爾士省 卡拉季      
  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 哈什 伊朗沙赫爾    
  西亞塞拜然省 烏爾米耶 爾米亞湖    
  亞茲德省 亞茲德      
  法爾斯省 亞茲德哈斯特 伊什塔克爾 帕薩爾加德  
  科吉盧耶-博韋艾哈邁德省 亞蘇季      
  胡齊斯坦省 亨迪詹      
  伊拉姆省 伊拉姆市      
  色拉子 波斯波利斯      
  克爾曼省 巴姆古城 貝希斯敦銘文    

更多....
  伊瑪目廣場 四十柱宮 帕薩爾加德 波斯波利斯 貝希斯敦銘文
  巴姆古城        




德黑蘭
德黑蘭(波斯語:تهران‎、Tehrān,發音:[tehˈɾɒːn])是伊朗的首都,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人口達8,429,807人,它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並且是西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是世界第19大的城市。

more...



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
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波斯語:فرودگاه بین‌المللی امام خمینی‎,IATA代碼:IKA,ICAO代碼:OIIE)是位於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首都德黑蘭市中心以南30公里處艾哈邁達巴德的一座國際機場,以已故伊朗最高領袖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尊稱伊瑪目霍梅尼)命名。

more...



伊朗伊斯蘭會議
伊朗伊斯蘭會議(波斯語:مجلس شورای اسلامی、Majlis)又稱馬吉里(伊朗議會),是伊朗的國家立法機關,議會議席在2000年2月18日開始由270席增加至290席[1]。 現任議會議長是阿里·拉里賈尼(Ali Larijani),第一副議長是穆罕默德-禮薩·巴霍納爾(Mohammad-Reza Bahonar),而第二副議長是薩哈哈比丁·薩德爾(Sahahab od-Din Sadr)。

more...



德黑蘭地鐵
德黑蘭地鐵(波斯語:متروی تهران‎)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是中東地區的第一個地鐵系統,建築時間超過20年,目前有4條線,51個站,里程達120km。它在1970年代初期計劃,原先有七條路線的規劃,大約在1970年代中期動工,由法國公司SOFRETU及RATP負責興建。

more...



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
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波斯文:فرودگاه بین‌المللی مهرآباد‎,IATA代码:THR,ICAO代码:OIII)原本是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主要機場。但是很快第被2004年建成的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取代。大多數的國際航班都轉至伊-霍國際機場。但實際上,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比伊-霍國際機場靠近市區中心。

more...



阿扎迪塔
阿扎迪自由紀念塔,英文:Azadi Tower,波斯語:برج آزادی ,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附近,是德黑蘭的地標,也是伊朗的象徵。

more...



阿薩迪體育場
阿薩迪體育場 (波斯語:ورزشگاه آزادی‎) 是伊朗的國家體育場及最大的體育場。官方稱球場可以容納100,000名觀眾入場觀看賽事。[1][2]最初,球場是作為1974年亞洲運動會的主賽場。球場位於一個完善的體育區內,附近除了有一條河流外,還有足球訓練場、舉重、游泳設施及室內排球場。

more...



霍梅尼陵
霍梅尼陵(波斯語:آرامگاه روح‌الله خمینی‎)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已故最高領袖、伊斯蘭革命領導人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的陵墓,與霍梅尼一起安葬在該陵墓中的還有他於1995年去世的次子艾哈邁德·霍梅尼。

more...



古列斯坦王宮
列斯坦王宮位於德黑蘭市中心,又稱玫瑰宮,禮薩•汗和巴列維父子的加冕典禮都是在這裏舉行的。古列斯坦王宮建築風格獨特,堪稱伊朗建築的精華,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鏡殿、大理石殿、鑽石宮、通風樓等。

more...



伊朗國家博物館
伊朗國家博物館有60多年的歷史了,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歷史博物館,而且收藏文物種類之多,堪稱世界大型博物館之一。伊朗國家博物館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曆史 的縮影,它對人們瞭解伊朗過去擁有的輝煌歷史,和各個朝代的興衰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家博物館由東樓和南樓兩部分組成,南樓為古伊朗博物館,建於1937 年,是德黑蘭的精神家園。

more...



伊朗國家圖書館
伊朗國家圖書館(波斯語:کتابخانه ملی ایران‎)是伊朗的國家圖書館,總館位於首都德黑蘭,並於伊朗其它城市擁有多座分館。該圖書館創立於1937年,前身為1851年創立的「Dar al-Funun」學院。1899年,第一座以「國家圖書館」為名的圖書館在德黑蘭成立。

more...



國家珠寶博物館
世界馳名的德黑蘭國家珠寶博物館,雖然並不大,但它是全伊朗 安全門禁檢查最嚴格最仔細的地方之一,幾乎可媲美國防基地。博物館珍藏著伊朗各朝代的珠寶,在世界上早已聞名遐邇。

more...



薩德阿巴德王宮
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位於德黑蘭最北部的山上,空氣新鮮,環境優美,占地面積400公頃,其中約有180公頃為森林、花園、草坪。 薩德阿巴德王宮建築群共有14座宮殿,有的宮殿由於伊斯蘭革命就取得了勝利,國王離開了王宮,逃到了其他國家而沒有完工。每一座宮殿都富麗堂皇、設備齊全, 有游泳池、花園、體育場等,每一座宮殿的主人都是巴列維國王的皇親貴族。

more...



倫格港
倫格港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南部波斯灣沿岸,由荷姆茲甘省負責管轄,距離布希爾420公里,始建於十七世紀,市內有機場設施,2006年人口25,303。

more...



哈馬丹
哈馬丹(波斯語: همدان),中亞古城,古稱埃克巴坦納(Ecbatana),伊朗哈馬丹省省會,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站點。人口550,284人(2005年)。

more...



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為伊朗第三大城市,是伊斯法罕省的省會。據2006年統計,有人口1,583,609人。 伊斯法罕早在瑪代王國時已存在。在公元前六世紀中葉時成為居魯士二世的阿契美尼德帝國治下的一個大城市。

more...



伊瑪目廣場
伊瑪目廣場(波斯語:میدان امام‎)位於伊朗的伊斯法罕市中心,廣場是城市規劃的一部份,長500公尺,寬160公尺,其規模僅次於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

more...



伊瑪目清真寺
位於廣場的南端。始建於1612年薩法維一世時期,1630年竣工,占地面積v17000平方米,是伊 斯法罕最大的雙層(層距15米)拱頂清真寺。清真寺裏外均由精美的瓷磚鑲嵌而成,清真寺的大門是鍍銀的,門上寫有許多詩文,由當時著名書法家用漂亮的波斯 文納斯塔利格體書寫。

more...



四十柱宮
四十柱宮(波斯語:چهل ستون‎(意為「四十柱」))位於伊朗的伊斯法罕,是一座座落於花園中央、狹長水池盡頭的宮殿。由薩非王朝國王阿巴斯二世所建,供其享樂和用於招待。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連同其它八座波斯園林一同作為波斯園林列入世界遺產。

more...



阿里加普宮
位於伊瑪姆廣場西側的6層建築,建于17世紀初,是薩法維王朝的國王們用來招待外國使節的宮殿,看 台是國王和王室客人觀看馬球和焰火以及檢閱軍隊的地方。殿有三個拱頂。入門處有一玻璃鑲嵌的鏡廳,為1657年阿巴斯國王時代所建,薩法維二世時,重新修 飾。

more...



哈柱橋
建於薩法維二世時期,是當時人們遊玩和乘涼的場所 哈柱橋是薩法維王朝阿巴斯二世時期的建築傑作,橋拱內的空間是伊朗人郊遊野餐的好地方,淩晨兩三點仍然熱鬧非凡。

more...



萬克教堂
亞美尼亞人的教堂,在薩法維國王統治的早期,亞美尼亞人根據國王的命令從卓勒法遷移至此,後在國王的鼓勵下建起這座教堂。

more...



卡拉季
卡拉季,伊朗北部城市,厄爾布爾士省省會,卡拉季縣首府所在地。總人口1,377,450(2006年),為伊朗第5大城市。卡拉季城內居民以波斯人為主。

more...



哈什
哈什(波斯語:خاش‎)為伊朗東南部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城市,是哈什縣的首府。2006年人口約為5.6萬,居民主要為俾路支人。

more...



伊朗沙赫爾
伊朗沙赫爾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楢南部,由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負責管轄,海拔高度569米,2006年人口100,642,居民主要是俾路支人。

more...



烏爾米耶
烏爾米耶或烏魯米耶[2](亞塞拜然語:اورمو;波斯語:ارومیه;庫爾德語:ورمێ;亞美尼亞語:Ուրմիա )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西亞塞拜然省的省會和最大城市。在巴列維王朝時期曾以國王禮薩汗的名字改名為禮薩伊耶(波斯語:رضائیه‎,意為「禮薩之城」),伊斯蘭革命後改回原名。

more...



爾米亞湖
爾米亞湖(波斯語:دریاچه ارومیه)位於伊朗西北角的東、西亞塞拜疆兩省之間,終年不乾,為境內最大鹹水湖,形狀像一隻海馬(與裡海相似),最長兩端長140公里,最寬55公里,水域面積52,000平方公里,最深約16公尺,近年來因為蒸發與淤積,湖面逐漸縮小。

more...



亞茲德
亞茲德(波斯語:یزد‎;/jæzd/)位於伊朗中部,是亞茲德省的首府,瑣羅亞斯德教文化的中心。亞茲德位於伊斯法罕東南方280公里。

more...



亞茲德哈斯特
亞茲德哈斯特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中部札格羅斯山脈東南部,由法爾斯省負責管轄,距離首府設拉子約210公里,海拔高度2,142米,2006年人口7,366。

more...



伊什塔克爾
伊什塔克爾是伊朗的古城,位於該國南部,由法爾斯省負責管轄,距離波斯波利斯約5公里,毗鄰泰西封,該城有多處考古遺址。

more...



帕薩爾加德
帕薩爾加德(波斯語: پاسارگاد、英語:Pasargadae)位於伊朗境內,為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首都之一,目前被列為世界遺產,是伊朗目前8個世界遺產的其中之一。

more...



亞蘇季
亞蘇季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西南部,由科吉盧耶-博韋艾哈邁德省負責管轄,受地中海氣候影響,面積15.5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004米,每年平均降雨量865毫米,2012年人口117,046。

more...



亨迪詹
亨迪詹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西南部,由胡齊斯坦省負責管轄,距離首府阿瓦士約145公里,處於首都德黑蘭西南610公里,該市附近有大片石油田,2006年人口25,100。

more...



伊拉姆市
伊拉姆是伊朗的城市,位於該國西部,由伊拉姆省負責管轄,毗鄰與伊拉克接壤的邊境,海拔高度1,319米,每年平均降雨量645毫米,2006年人口155,289。

more...



波斯波利斯
斯波利斯(波斯語: تخت جمشید/پارسه, Persepolis)位於伊朗境內的設拉子東北51公里一座當地人稱為「善心山」(Mountain of Mercy)之下,曾經是波斯帝國的首都,大約在前560年由居魯士二世所建造(一說於前520年大流士所建),該城的名字在古代波斯的含義是「波斯人的城市」。在前331年被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焚城。197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more...



巴姆古城
巴姆古城(波斯語:ارگ بم‎,又名巴姆城堡)是全球最大的土坯建築群,其遺址位於伊朗東南部克爾曼省的巴姆郡。它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公佈的世界遺產名錄中巴姆及其文化景觀中的一部份。這個坐落在絲綢之路上的巨大城堡大約興建於公元前500年,並一直使用到1850年。目前歷史學界對這座城堡被廢棄的原因尚沒有確定的結論。

more...
  伊 朗人的飲食習俗明顯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帶有強烈民族色彩,吃食物很注重吉祥之意。如喜吃蘋果蜜餞,表示生活甜甜蜜蜜;吃石榴,表示像石榴粒一樣多福;吃 魚,像魚一樣活躍。更有趣的是,他們將糕點製作成各種形狀,各有寓意;梯形的象徵步步高升; 鳥形的意味著像鳥翅覆雛一樣和樂安康等等。宗教節日忌吃異味蒜、蔥和苦的食物,因為這是不吉利的,也不食核桃、巴旦杏等堅果,因為“堅果”一詞與“罪孽”有關,且多吃會刺激喉嚨,影響祈禱。

在伊朗不同的地區,人們往往根據當地現存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來烹煮各種富有地方色彩的食品,這些食物被視為民族傳統食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契羅喀保布(伴有烤羊串或烤牛肉串、雞肉串的燜飯);奧布古事特(將羊肉、豆子、香料和土豆等放在水中一起燜煨,近似我國西安的羊肉泡饃);霍列希特(用各種作料燒煮成的一種家常菜肴,就著米飯食用);菲辛江(用家禽,尤以鵝肉或鴨肉為佳,另加核桃仁、石榴汁、橄欖、糖和香料一起燉煨而成)以及杜爾麥(一種將肉類和其他配料一起裹包新鮮的葡萄葉中再燒煮而成的菜肴)。尤其在伊朗的西北部地區,有些地方菜肴是以野生植物或蔬菜以及豆類燒煮而成,亦可與肉食一起享用,十分美味可口。而南部有許多菜肴是以魚類燒煮而成。伊朗的魚籽醬是用里海的鱘魚製成,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滋補性很強,波斯灣的蝦類由於質量上乘,故被用來烹煮各種食物。

伊朗的索夫來
伊朗的“索夫來”(按伊朗的傳統習慣在地上鋪上類似桌布似的用品,供在吃飯時放置食物之用)色彩豐富。烤制主食餅類的方法多樣。一般說來,伊朗的大餅是經過表層受熱烤烘而成,皮薄柔軟,且價格便宜。主要品種有聖伽克、拉瓦烯、塔夫通、巴勒巴厘等。平時一日三餐,早餐較為豐盛,有麵包、奶油、酸乳酪、乾酪、魚、蛋、果醬、果汁、蔬菜和水果。他們的午餐一般都在單位吃,比較簡單,晚餐最為豐盛。

伊朗的麵包餡餅
大部分伊朗人都喜歡吃麵包餡餅,許多小吃店的餐桌上都列著一盤盤小菜,有黃瓜、大蒜、青菜、萵苣等。不瞭解伊朗人飲食習俗的人,最初常把這些五顏六色的小菜視為下“酒的涼菜”,其實並非如此。這些各色小菜是和肉餡一起被塞進一個個切開的麵包裏食用,人們把這種烙麵包稱之為漢堡包。顧客想吃哪幾種菜,喜歡什麼醬料,告訴服務員或指給他看,他就會依照客人的選擇,把烙麵包塞得滿滿的拿給你。

“諾魯節”的飲食
伊 朗人最重視、最隆重的節日是“諾魯節”伊曆元旦(相當於我國的春節)。按照伊朗的曆法,伊曆太陽曆正月初一(即西曆的三月二十一日)的元旦,這天正好是伊 朗春季的第一天。一般來說,在距新年之前(即伊曆12月中旬前後),人們都為準備年貨而忙碌了。要做的事情很多,打掃房屋是婦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人們為 了徹底清理平日清掃不到的頂棚牆角,往往把傢俱用品都移置室外,重新佈置居室,以產生新鮮愉悅感。第二件事是採購各種物品。與我國不同的是在伊朗由於節假 日期間各大商場和市場都停業關門休息。因此,每到節日臨近時,購物者都提前到商業網點,尤其是“包撓了”(市場),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製作節日食品,也 是伊朗婦女新年所要進行的一項工作如甜食點心等。 除夕之夜,凡在外地工作、出差、學習的人,一般都要趕回到自己的家中,鋪設以波斯語字母打頭的七樣物品,組成七寶餐桌。以波斯語字母打頭的七種物品是大蒜、沙棗、 醋、蘋果、金幣、甜菜和用麥芽和麵粉製成的甜食。在七寶餐桌上,還陳列有水果、無花果甘、糕點,由春天的鮮花做成的花籃,以及用小麥事先育好的一盤綠油油 的麥苗。除此之外,還必須在七寶餐桌上放一本《古蘭經》,以及彩蛋、金金缸和象徵純潔和無私的鏡子。在伊朗的部分地區,人們還在七寶餐桌上擺放具有地方風 味的食品和糕點。在新年的鐘聲敲響之時,全家人圍坐在七寶餐桌旁,共同誦讀《古蘭經》和做祈禱,這一切都是象徵著吉祥如意、歲歲平安,並祈求在新的一年裏,事業順利,家庭幸福。

飲食禁忌
伊朗猶太人教徒,在飲食禁忌方面一個顯著特點是,在逾越節期間,只吃無酵食品,這可能與《聖徑》將逾越節稱作“除酵節”有關。同時,他們在過五荀節時,要在餐桌上放兩塊用新麥做的餅,作為獻祭品。多數家庭要烤一只有4個角的長麵包,做一種三角形的團子,裏面有蘋果、乳酪(或肉)。給兒童吃一種叫“西奈山”的餡餅,鼓勵他們努力學習《聖經》。在位於哈馬丹的以斯帖墓周圍,一些猶太僑民于巴比倫時代便開始定居在那裏,迄今仍保留了自己民族的語言和宗教特徵。在“哈努卡”節時,要吃土豆煎餅和油炸土豆;在“圖比謝瓦特”節時要吃巴旦杏仁、無花果、核桃,在燈節時要吃一種很薄的烤餅和蛋糕。他們的飲食禁忌甚多,烹調方式及吃法都受教宗戒律的約束,稱為“合禮”。伊朗猶太教徒認為豬肉等是不潔之物,屬禁用之列,尤其忌帶血食物。這一點近似於伊斯蘭教。

飲食習慣的歷史因素
由 於歷史上,伊朗受到英國和俄國的殖民統治及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習俗、禮節和飲食習慣都具有上述國家的某些特徵。然而,在日常的生活中,伊朗人的飲 食禁忌甚多,烹調方式及吃法都受伊斯蘭教律約束:“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惡魔 惟願你們因飲酒和賭博而互相仇恨,並且阻止你們紀念真主,和遵守拜功”《古蘭經》(5:90——91)。顯然,酒、豬肉、猛獸、不潔淨之物和動物的血,屬 禁用之列。為此,伊朗在伊斯蘭革命勝利後,曾於20世紀80年代初,發動了嚴厲的禁酒、禁賭,掃除一切色情的純潔運動,封閉了歌舞廳、夜總會、賭場和妓 院,甚至美容院也不能倖免。例如,根據嚴厲的禁酒法令,即使接待外國人士的飯店,也只供應不含酒精的飲料,犯戒者,處以鞭撻,屢犯者判以徒刑。

百度百科:伊朗美食


 
旅遊購物英文
兩人以上報名旅遊可享優惠折扣